【兩會好聲音】全國人大代表劉飛香:加強重大技術裝備知識產權保護
【兩會好聲音】全國人大代表劉飛香:加強重大技術裝備知識產權保護

文章來源:中國鐵道建筑集團有限公司 發布時間:2023-03-10
“地下工程裝備、大型船舶、水力/風力發電機組等重大技術裝備是國之重器,事關綜合國力和國家安全,加強對其關鍵核心技術的知識產權保護,是提升產業鏈自主可控能力、促進行業健康可持續發展、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的有力保障。”在今年全國兩會上,全國人大代表、中國鐵建重工集團董事長劉飛香圍繞重大技術裝備知識產權保護帶來了建議。
劉飛香介紹,2006年至2020年期間,全國各級人民法院審理專利領域侵權案件達2.12萬件,其中制造行業當事人占總數的29.6%,遠高于其他行業?!坝绕涫侵卮蠹夹g裝備領域,由于結構復雜、工作環境對外封閉,現場取證固證難度大,侵權易、維權難,成為行業痛點?!?/p>
劉飛香認為,重大技術裝備領域存在知識產權取證固證規范尚未普及,以及現有知識產權取證固證方式效率低、不及時的問題。
“不同于普通商品,重大技術裝備侵權點隱蔽,亟需出臺針對此類裝備的知識產權侵權取證固證指引等相關規范,向全社會普及如何有效取得證據、如何快速固定證據?!眲w香說。
同時,劉飛香表示,重大技術裝備如地下工程裝備受工程周期、應用環境、轉場拆機后證據易消失的影響,取證時機受限,若無法第一時間取得,則有效的侵權證據極易滅失。
“目前,部分地區已開始應用電子證據區塊鏈存證技術,無需公證人員親自現場取證。但還未廣泛推廣應用,也未實現區域互認?!眲w香指出。
因此,他建議,出臺針對不同行業更加具體的專利侵權取證固證指引,指導取證主體如何規范地進行取證固證,全面提高主動取證固證的意識和能力。同時,建議國家搭建具有司法公信力的電子公證平臺,大力支持和推廣知識產權電子證據區塊鏈存證方式,并統一各地法院、行政機關對于電子證據的認定標準。
【責任編輯:俞昭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