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最大規模長江鱘放流活動在宜賓舉行
我國最大規模長江鱘放流活動在宜賓舉行

文章來源:中國長江三峽集團有限公司 發布時間:2023-06-09
6月6日,超過112萬尾長江上游珍稀特有魚類在四川省宜賓市被放歸金沙江。長江鱘是此次放流的主要品種,共計放流71萬余尾,其中65.3萬尾由三峽集團提供。此次放流為我國最大規模的長江鱘放流活動,也是三峽集團在長江鱘資源恢復和自然種群重建領域取得的又一標志性進展。
放流現場
此次放流活動,由農業農村部漁業漁政管理局、長江流域漁政監督管理辦公室、漁政保障中心,四川省農業廳、宜賓市人民政府和三峽集團共同主辦,共有長江鱘、胭脂魚、巖原鯉、長薄鰍、長吻鮠、厚頜魴、白甲魚和中華倒刺?等8種魚類放流金沙江,當地社會公眾廣泛參與了放流活動。
長江鱘作為此次放流的主要品種,受到公眾的關注和喜愛?!巴ㄟ^參加這次活動,我了解到長江鱘是我國特有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這樣大規模的增殖放流對保護長江鱘非常重要。”第一次參與增殖放流活動的學生志愿者陳楠難掩喜悅之情,“希望以后還能有更多機會參與到長江鱘等珍稀特有魚類的保護中?!?/p>
長江鱘又名沙臘子、達氏鱘,主要分布于長江上游干流及其各大支流中,是我國特有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具有重要的科研價值和生態價值。受人類活動影響,長江鱘自然種群資源規模不斷縮小,被世界自然保護聯盟評為極危級保護物種,也是長江魚類資源保護的旗艦物種之一,其物種保護工作已成為長江流域生物多樣性保護的重大工程。
即將被放流的長江鱘
實現大規模人工繁殖和增殖放流,被認為是恢復長江鱘野生資源數量、實現自然種群重建的必要手段,也是開展長江鱘保護工作的必經之路。
“三峽集團自2008年啟動長江鱘物種保護,歷經初期探索、技術突破和全面提升三個發展階段,成功建立了長江鱘人工保護技術體系?!比龒{集團中華鱘研究所向家壩實驗站站長介紹。
在第一階段,三峽集團探索性開展長江鱘自有人工種群梯隊建設和苗種小批量培育,攻克了長江鱘種質鑒定、流水生態養殖模式構建、苗種批量化培育技術等技術難題,為深入實施長江鱘全人工繁育關鍵技術攻關提供了充足的親本資源;第二階段在第一階段成果基礎上,開展全人工繁殖技術攻關。三峽集團在此期間首次實現長江鱘子一代全流程自主繁育,攻克了長江鱘全人工繁殖技術難題。目前正在進行的第三階段則是重點聚焦長江鱘規模化全人工繁育及可持續人工種群建設關鍵技術問題開展科技攻關,推動長江鱘繁育生產能力和物種保護技術水平實現飛躍性提升,目前已取得顯著成果。
放流現場
數據顯示,2022年,三峽集團放流長江鱘超過30萬尾,占當年全國長江鱘放流總量的90%以上。今年長江鱘人工繁育規模再次創下歷史新高,為本次放流活動的成功舉辦奠定了基礎。
據了解,三峽集團將持續開展長江鱘繁殖和苗種培育,力爭在“十四五”期間實現長江鱘年放流量100萬尾的目標,進一步促進長江鱘資源恢復和自然種群重建,為長江流域生物多樣性保護提供范例和樣本。
【責任編輯:俞昭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