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來源:中國鐵道建筑集團有限公司 發布時間:2023-06-30
6月28日上午,在北京城市副中心土橋北側接收井內,國產最大直徑盾構機“京華號”頂推到預定位置,標志著由中國鐵建所屬鐵四院設計、中鐵十四局承建的北京東六環入地改造工程隧道西線正式貫通。該隧道長約7.4公里,是我國最長盾構高速公路隧道。
北郊東六環改造工程西線隧道順利貫通
北京東六環改造工程南起京哈高速,北至潞苑北大街,線路全長約16公里,其中,盾構隧道段長約7.4公里。隧道采用分離式雙洞布置,開挖直徑達16.07米,隧道最深處大約75米,是我國北方在建最大直徑盾構隧道,也是北京市埋深最大的地下隧道。
隧道所在地層為高密實、強透水砂層,先后下穿京哈鐵路、在建北京副中心站以及多條地鐵、公路、河流等55處風險源。超大直徑、超長距離、超深覆土、超敏感環境等難點,對施工提出巨大挑戰。
憑借豐富的施工經驗和參數積累,中鐵十四局聯合鐵建重工量身打造了超大直徑盾構機“京華號”,配備更高效的第四代常壓換刀、伸縮主驅動等多項核心技術,并多次邀請專家團隊為隧道掘進把脈問診,確保以最快速度、最小擾動完成掘進。同時,建設智慧管控平臺,應用“互聯網+BIM+GIS”技術,實現了安全、質量、進度、應急保障全方面數字化管控。
控制地面沉降,注漿工藝是關鍵。中鐵十四局首次應用超大直徑泥水盾構同步雙液注漿技術,使漿液固結時間從傳統8小時縮至1小時,在短時間內為隧道管片提供堅固的“金鐘罩”,有效控制隧道管片上浮,實現了對地面沉降的毫米級控制。以中國工程院院士錢七虎為組長的專家組一致認為,該技術填補了我國超大直徑泥水盾構隧道同步雙液注漿的空白。施工中,建設者先后攻克11項技術難題,創造了16米級盾構機單月進尺542米的掘進紀錄,并申報23項研發工法、專利。
據悉,北京東六環改造工程是有效織補城市空間、解決高速公路分割城市問題的標志性工程,計劃于2024年建成通車,對提升北京市交通服務水平,促進京津冀區域交通一體化,構建綜合交通體系具有重要意義。
【責任編輯:俞昭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