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冶金地質總局加強技術攻關 為大國重器插上智慧雙翼
中國冶金地質總局加強技術攻關 為大國重器插上智慧雙翼

文章來源:中國冶金地質總局 發布時間:2023-07-17
近年來,中國冶金地質總局充分發揮冶金地質在地學理論、地質技術和裝備制造優勢,不斷提升環境治理綜合服務能力,打造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科技產品,在災害防治、污染修復、危廢處理、裝備制造等領域發揮作用。
在我國最長盾構高速公路隧道——北京東六環改造工程西線隧道建設過程中,中國冶金地質總局為該項目提供了配套關鍵設備——智能化雙液制漿系統和高效能泥水處理系統,助力隧道于日前順利貫通。
據了解,中國冶金地質總局于“十四五”期間執行“關鍵核心技術攻關計劃”,所屬中南華亞資源環境有限公司成功研發出智能化雙液制漿系統和高效能泥水處理系統,破解了盾構隧道施工可能帶來的地表沉降、地面建筑物安全風險及廢棄泥漿排放處理難度大、費用高等難題,為北京東六環改造工程中的“大國重器”——“京華號”盾構機插上了智慧雙翼。
智能化雙液制漿系統是中南華亞資源環境有限公司充分發揮環保裝備制造優勢和院士專家團隊智力優勢,自主研發的最新科技成果,通過對A漿液制備材料(混凝土、穩定劑、膨潤土、水)精確計量,實現漿液制備、存儲和輸送智能化精確控制,為施工過程中實現同步雙液注漿創造條件。通過大量現場試驗驗證,該系統可有效控制雙液化學膠凝與物理膠凝時間,從而保障盾構機掘進過程中地面沉降達到毫米級控制水平,創造了16米級大型盾構對地面建筑物零擾動新紀錄,填補了國內行業空白。
高效能泥水處理系統是中南華亞資源環境有限公司為解決東六環改造工程西線隧道盾構掘進過程中的泥漿處理問題,在充分應用中國冶金地質總局科技成果——“地下掘進工程泥漿立體空間集成凈化技術與裝備”基礎上,通過嵌入國際先進減振降噪技術,使用具有自主知識產權中性調理劑,采用壓濾+離心脫水組合模式,為該項目量身定制的泥水處理解決方案。該系統處理能力達3000方/小時,為盾構掘進提供了高品質、性能穩定的循環泥漿。盾構施工過程中產生的廢漿經過處理后,尾水可以回用、渣土可以外運,實現了廢棄泥漿零排放、零滲漏、零污染。
【責任編輯:俞昭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