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港集團上半年集裝箱吞吐量同比增長超兩成
遼港集團上半年集裝箱吞吐量同比增長超兩成

文章來源:招商局集團有限公司 發布時間:2023-07-27
港口是地方經濟的“晴雨表”,也是經貿往來的重要門戶。今年以來,遼港集團充分發揮港口作為“咽喉要道”的重要作用,高質量推進集裝箱內外貿樞紐港建設,積極服務國內國際雙循環,集裝箱吞吐量穩步提升,上半年完成集裝箱量同比增長超兩成,為地方經濟穩增長提供了源源不斷的港口“集”力量。
織航線 辟通道
5月8日,地中海西線“地中海凱蒂”輪在大連集裝箱碼頭成功首航,這是遼港集團今年開通的首條集裝箱遠洋干線,填補了大連港至地中海西部航區直航服務的空白點。
今年以來,遼港集團充分發揮港口核心樞紐作用,在織密航線網絡上持續發力,上半年,新開5條外貿航線和5條內貿航線。至此,遼港集團集裝箱航線運營總數達到178條。
在不斷織密航線網絡的基礎上,遼港集團充分發揮港口核心樞紐作用,全力暢通東北海陸大通道,海鐵聯運作業箱量及內貿重箱下水量雙雙保持全國前列。今年4月,遼港集團成功開通“大慶—大連”海鐵聯運班列,首趟班列滿載著60個40尺集裝箱的腹地糧食深加工產品,并在大連港鐵路中心站完成卸車后,通過海運方式發往東南亞地區。作為遼港集團建設東北海陸大通道的又一成果,該線路的開通為腹地貨物“走出去”開辟了一條貨運列車和海運班輪無縫對接的便捷通道,在壓縮貨物在港集結時間的同時,有效提高了全程物流效率。
在海鐵聯運業務高質量發展的推動下,遼港集團海外場站——別雷拉斯特物流中心也實現“加速跑”。今年1月該物流中心集裝箱操作量超1.6萬TEU,同比增長近四成,上半年累計完成集裝箱量同比增長近60%。其間,該物流中心還開通了“大連—別雷拉斯特”商品車專列,為大連本地國產品牌“走出去”開辟了新的國際物流通道。
拓市場 耕腹地
今年6月,全球最大24100TEU級超大型集裝箱船“地中海尼古拉馬斯特羅”輪首次靠泊大連港集裝箱碼頭,刷新了遼港集團超大型集裝箱船舶掛靠紀錄。作為名副其實的海上“巨無霸”和“帶貨王”,該輪搭載腹地企業化工產品、機電設備等貨物,途經以色列、沙特等中東國家,抵達意大利焦亞陶羅、法國福斯以及西班牙巴塞羅那等歐洲主要港口。
今年以來,遼港集團密切關注市場形勢,持續加大增量貨源爭攬力度,并取得積極成效。通過加強與船公司的合作,實現外貿集裝箱量同比增長近20%。通過開展臨時加掛、空箱調運、國際中轉、整船換裝等項目,實現增量超15萬TEU。
在此基礎上,遼港集團持續拓展環渤海腹地貨源,市場半徑已由華北、華東延伸至西北、華中區域,環渤海內支線穩定掛靠10余個港口,為200余家貨主企業提供運輸服務。上半年,遼港集團環渤海中轉量同比提升近50%,其中,河北、山東兩地運量同比增長近三成。
同時,遼港集團密切關注市場需求,搶抓疫后市場復蘇機遇,加快集裝箱冷鏈業務發展,成功開通南美車厘子季節性遠洋干線,進口智利車厘子同比增長150%;率先恢復散貨凍魚進口業務,作業量同比歷史峰值增長192%;積極爭取凍肉客戶回流,進口肉類同比增長約360%。
強服務 提效能
借助港口一體化服務優勢,遼港集團聯合航運企業進一步拓展航線布局,完善物流體系建設。在這一前提下,遼港集團旗下各集裝箱碼頭公司在“強服務”上持續發力,內強管理、外拓市場,充分發揮組織效能,生產經營多點開花。今年2月,國內最大內貿集裝箱船“中谷南京”輪首航營口港。其間,營口港集裝箱碼頭公司精細高效作業,不但圓滿完成船舶搶潮作業方案,而且以329自然箱/小時的作業效率,打破了該公司單小時船舶作業量紀錄;3月份,在“地中海艾麗安”輪作業中,大連集裝箱碼頭公司精心部署,與口岸單位積極協作,并依托“大窯灣·智慧港口2.0”項目建設成果的有力加持,一舉將船舶作業效率紀錄提升至300自然箱/小時,這也是該公司在8個月內第4次刷新船舶作業效率紀錄。
隨著作業量的節節攀升,集裝箱吞吐量一直保持穩定增勢。為實現高效的貨物集疏運,遼港集團在港口硬件基礎方面也持續拓展升級。在智慧港口建設方面,遼港集團“大窯灣·智慧港口2.0”項目實施成效顯著,通過持續推進智能操作、智慧運營、無人駕駛、岸橋遠控等智能模塊的擴大應用及工藝優化,推動碼頭智慧運營再上新臺階。上半年,“大窯灣·智慧港口2.0”項目岸橋單機綜合效率提升5%、單船作業效率提升9%、綜合能源單耗減少9%,并大大節省人工成本和時間成本。
【責任編輯:俞昭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