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電氣裝備探索幫扶新模式 賦能農業“智”富路
中國電氣裝備探索幫扶新模式 賦能農業“智”富路

文章來源:中國電氣裝備集團有限公司 發布時間:2023-09-15
“大棚智慧系統投用以來,我們試種了2100棵絲瓜、1200棵秘魯番茄、800棵荷蘭苦瓜等10種果蔬。明年,我們計劃對苦瓜、有棱絲瓜、小西瓜等品種進行大規模種植……”談起果蔬試驗品種,中國電氣裝備定點幫扶縣陜西省寶雞市麟游縣西坊現代農業智慧大棚技術員趙繼增手捧兩根有棱絲瓜,嘴里滔滔不絕。
有棱絲瓜性喜溫暖,對土壤養分要求較高,多在我國華南地區栽培。不過,在智慧大棚對溫度、濕度等條件的把控下,這里的有棱絲瓜果形直長、果皮青綠、褶皺均勻,可謂長勢喜人。
今年5月,依托中國電氣裝備的115萬元無償幫扶資金,西坊現代農業智慧大棚建成投用。走進大棚控制室,工作人員正通過物聯網信息管理系統檢查水肥一體化灌溉、病蟲害測控、室溫控制等參數。工作人員介紹,憑借智慧大棚對農業生產全過程的精準管理,他們能夠以低成本、高效率的方式,選出品質好、產值高的果蔬品種,將其推廣至其他200多座大棚內進行批量種植。
在麟游縣西坊現代農業智慧大棚內,工作人員正在檢查果蔬生長情況。
“智慧農業追求更高的資源利用率和勞動生產率,大幅提升了農業精細化和高效化的作業水平。”中國電氣裝備掛職麟游縣干部表示,智慧賦能、數字科技如今正成為麟游縣鞏固脫貧成果、推動鄉村產業振興的重要抓手,也是中國電氣裝備的重點幫扶內容之一。
麟游縣屬黃土高原丘陵溝壑區,受自然條件和交通瓶頸所限,經濟發展曾長期滯后。通過定點幫扶,中國電氣裝備已向麟游縣投入幫扶資金1890萬元,實施幫扶項目53個,消費幫扶農產品1940萬元。
在麟游縣酒房鎮萬家城村,林下生態養殖產業園近年來有了新變化。借助可視物聯系統,工作人員能夠監控6間數字化雞舍中的空氣、照度、供水、噪音等指標,為居住其中的5000只土雞提供最佳生長環境;在120畝的放養區域中,組合了多只傳感器、控制器的智能腳環,將為小雞留下“數字腳印”,為消費者提供認養、追蹤服務。
在麟游縣萬家城村林下生態養殖產業園,工作人員正在將新雞苗送入雞舍
提高養殖效率、助力開拓新市場,是林下生態養殖產業園二期工程建設的重要目的。中國電氣裝備掛職萬家城村干部介紹,除援建二期工程外,中國電氣裝備還依托企業管理經驗,結合養殖銷售新技術,幫助項目運營方麟游縣惠萬民農村經濟開發有限公司自主經營。
“產業園邀請了養殖能手和養殖大戶入場,傳技術、幫大戶、帶群眾。同時,中國電氣裝備采用了直播帶貨等方式開展消費幫扶。”該掛職干部介紹,目前產業園總養殖量在1.5萬只左右,年出欄肉雞約3萬只,每年可為村集體帶來約23萬元收益。
“智慧農業的高效優勢,將引導種養殖業大戶、家庭農場、農民專業合作社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發展、聯合。”麟游縣鄉村振興局負責人說,“農產品生產、流通、加工、儲運、銷售、服務等相關產業將緊密連接,實現農業要素資源的有效配置,從而改造提升整個農業產業鏈,為推動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強大引擎。”
【責任編輯:俞昭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