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來源:中國鐵路工程集團有限公司 發布時間:2023-12-04
11月28日,中國中鐵旗下中鐵六院承擔設計咨詢任務,中鐵大橋院參與設計及監理,中鐵大橋局、中鐵隧道局、中鐵工業參建的深中通道主線全線貫通。
深中通道中山大橋
深中通道起于深圳機場互通,與廣深沿江高速二期相接,向西跨越珠江口,在中山馬鞍島登陸,與在建中開高速對接,并通過連接線實現在深圳、中山及廣州兩岸三地登陸。項目全長24公里,設計為雙向八車道,設計時速100公里,采用“西橋東隧”方案,是集橋、島、隧、水下互通于一體的超級工程。
深中通道中山大橋為全長1170米的雙塔雙索面鋼箱梁斜拉橋,橋面標準段寬40.5米,是目前世界上最寬的整幅跨海鋼箱梁斜拉橋。施工過程中,項目團隊創新采用“超寬鋼箱梁設計及架設”“斜拉索預張和主梁分階段焊接”等技術,解決了主梁架設大變形、斜拉索張拉小空間的技術難題,實現了大橋主橋的精準合龍。
深中通道伶仃洋大橋橋面距離海面91米,主跨1666米,通航凈空高度為76.5米,主塔高270米,相當于90層樓高,是世界最大跨徑全離岸海中鋼箱梁懸索橋,也是目前世界通航凈空最高的海中大橋。面對挑戰,項目團隊研發了正交異性橋面板U肋雙面埋弧全熔透焊接工藝,實現了U肋焊接的全熔透、無缺陷、可檢測,一次檢驗合格率達99%以上,保障了鋼橋面板的質量穩定性。
深中通道東人工島
深中通道海底隧道長約6.8公里,包含沉管段約5公里,由32個管節及1個最終接頭組成,連接深中通道的東、西人工島,為世界首例雙向八車道鋼殼混凝土沉管隧道,也是世界最長、最寬的海底鋼殼混凝土沉管隧道。
據悉,深中通道是“深莞惠”與“珠中江”兩大城市群的唯一直連通道。項目建成通車后,將全面優化珠江口東西兩岸交通,極大地促進香港、澳門、廣州、中山、深圳、珠海等地的聯通。
【責任編輯:俞昭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