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我在崗】守護在塔克拉瑪干腹地
【春節我在崗】守護在塔克拉瑪干腹地

文章來源:中國電信集團有限公司 發布時間:2024-02-21
“在一望無際的沙漠里,幾乎沒有路標,要是想記住幾百個井隊的位置,只能看沿線的路碑。”中國電信新疆巴州分公司石油保障團隊的90后小伙曹力源說。又是一年除夕至,曹力源和他的搶修車奔波在近600公里的沙漠公路上,為沿線近200個井隊的網絡專線、營區無線網絡等一系列信息生活提供保障。和往年相同,這個除夕夜他也要睡在塔克拉瑪干沙漠中了。
“我們在0公里這先檢查下設備。鐵锨、防風鏡、光纜,好了都齊全了。”曹力源將搶修車停在沙漠公路0公里處休整時說。塔里木沙漠公路,是世界最長的貫穿流動沙漠的等級公路,也是中國最早的沙漠公路。路的兩邊,就是分布在沙漠里的各個油田、井站。這些,就是曹力源的服務對象。
作為石油保障團隊里最年輕的人,曹力源2019年一畢業就來到了這里。“去年5月30日,我國首口萬米科學探索井——深地塔科1井正式開鉆。聽井隊的朋友說,設計井深達11000米,鉆透了13套地層。我聽著是非常自豪的,尤其是上面有我們做的5G全覆蓋。”曹力源激動地說。如今在塔克拉瑪干沙漠腹地的中國石油塔里木油田,中國電信為前線130個井隊新建了30余座基站,鋪設了500余公里光纜,實現了手機信號覆蓋、視頻監控回傳、油井數據采集等服務,并在“深地塔科1井”實現了5G信號全覆蓋。中國電信借助5G、大數據、物聯網、人工智能等技術,依靠優質的網絡,將“萬米深井”下的情況展現給世界,用電信5G看見“中國深度”。
坐在曹力源的車上在公路上飛馳,路兩邊除去遠遠能望到的油井,剩下的就只有金黃色了。曹力源介紹,他們團隊需要維護的距離很好算,南北300公里,東西300公里,剛好是一個9萬平方公里的正方形。在沙漠中工作,艱苦難以想象。“比如說我們前面要到的滿深5井,星期一你維護的機柜在這個位置,等你下周去,機柜旁邊的沙丘變了,機柜也被沙子埋掉了。”曹力源說。
車沿公路緩緩向下,順著石子路又拐進沙漠,幾經顛簸,遇到了曹力源的老朋友孫師傅與李師傅。
“這不是無人值守的井嗎?二位老哥還在這啊!”
“春節了還是放心不下啊。”
簡單的聊天過后,曹力源拿出了自己給兩位師傅帶的防爆手機和智能手持終端,并熱情地介紹起了功能。孫師傅也拿起了新設備,興奮地打給場站測試信號,隨后又打給了自己思念的家人。
就在此時,曹力源接到了信號故障報警。因為時刻變化的沙漠氣候,許多光纜與基站都會被狂沙摧殘。曹力源三步并作兩步,一路小跑來到了故障點,二話不說便開始用頭盔挖沙,以便迅速找到斷點,用最快速度處理障礙,恢復通信。
“這是我們最新的‘智能運營+融合指揮’運行模式,以前搶修需要多方打電話溝通,現在有應急搶險的時候可以跨專業、跨部門協同。”曹力源介紹。
在趕去最遠的一個油氣井時,曹力源在車上講起了剛到沙漠的感受。“我的老家在巴州的和靜縣,那里有一望無際的巴音布魯克草原,和我現在工作的地方完全不一樣。沒來之前,從來不知道沙漠會下雪,來了之后才知道,夏天不敢下車門,因為地上燙腳,冬天不敢出車門,因為外面大風。”
“這里就是我的轄區最遠的一個井區了。”跟著曹力源走入營房,看到幾名石油工人正圍坐在一起等待著全疆各地同行們發來的新春祝福。在天山南北紛至沓來的祝福背后,是無數“曹力源”一般的通信員工在默默保障。
【責任編輯:俞昭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