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云四號B星“太空搬家” 將服務更多共建“一帶一路”國家
風云四號B星“太空搬家” 將服務更多共建“一帶一路”國家

文章來源: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 發布時間:2024-03-11
從航天科技集團獲悉,3月5日,經過近一個月的漂移和業務調試后,風云四號B星成功接替風云四號A星,在東經105度的靜止軌道上恢復業務服務,實現萬里之外的“太空搬家”。B星軌位調整后,監測范圍進一步西移,能為更多共建“一帶一路”國家服務,提供天氣預報、防災減災救災等所需數據支撐。
風云四號A星和風云四號B星均由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八院抓總研制。A星于2016年12月發射,設計壽命7年,目前屬于超期“服役”。B星于2021年6月發射,此前在東經133度開展監測業務服務。按照靜止軌道氣象衛星布局調整方案,今年2月1日,B星從東經133度起漂,2月19日定點至東經105度,此后又經歷了半個月的業務調試,在3月5日恢復業務服務。
此次業務調整是用戶基于對東經105度主業務位置觀測的連續性考慮,由技術性能更優的B星接替A星在新的軌道上開展監測業務服務,將使B星在強對流天氣監測預警,特別是突發性中小尺度天氣系統監測中提供更強大的技術支撐。
B星接替A星后,A星已于3月5日同步啟動漂移。A星將從東經105度漂移至東經86.5度,持續“發揮余熱”,開展觀測及服務。
據了解,風云四號衛星是我國第二代靜止氣象衛星。目前正在研制的風云四號C星計劃于2025年發射,衛星采用一系列新技術、新產品,對地綜合觀測能力將大幅提升,同時新增了對日觀測能力,入軌后將全面提升我國靜止氣象監測以及對日穩定觀測能力。
同時,風云四號03批氣象衛星研制工作于近日正式啟動。03批包括D星、E星和F星3顆衛星,將在C星基礎上實現技術再升級,確保氣象觀測業務連續穩定運行,并提升衛星性能,進一步在短時臨近天氣預報、數值天氣預報、人工影響天氣等應用領域發揮重要作用,進一步提高觀測精度和定量化應用水平。
【責任編輯:俞昭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