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新質生產力成為智能化礦山建設加速器
讓新質生產力成為智能化礦山建設加速器

文章來源:中國鐵路工程集團有限公司 發布時間:2024-04-15
走進中鐵資源鹿鳴礦業,飽覽世外桃源的靜謐與群山環抱的厚重,藍天與碧水輝映中繁忙奔波的礦用卡車讓沉寂千年的礦山煥發生機。在選礦車間主廠房里,球磨機隆隆作響,礦漿在浮選機中上下翻滾,自動化生產車間內,軌道式智能巡檢機器人勻速穿行,現代化生產氣息撲面而來……一場以新質生產力助推智能化礦山建設的變革正在悄然發生。
向“新”求“質”,催生礦山“智”變
“噠噠噠……”一名特殊的“員工”正在尾礦庫壩面認真開展巡檢工作,“司機”倪懷志正坐在中控室隔空指揮,從大屏幕上實時查看尾礦庫壩面巡檢的每個角落。這臺中鐵資源鹿鳴礦業研發的“鉬寶1號”尾礦庫壩面巡檢機器人已經連續安全巡檢200余天,為礦山發展新質生產力,加快智慧化礦山建設步伐,增添了新動力。
“一直以來,我們巡線護壩工工作強度大,一班次的工作時間下來,巡檢的區域仍是捉襟見肘。自從“鉬寶1號”來到尾礦庫,只需坐在后臺,一個人就能通過機器人完成快速巡檢,最重要的是‘鉬寶1號’巡檢完全不留死角。”已工作3年的尾礦庫巡線護壩班副班長孟凡旭難掩喜悅之情。
科技創新是發展新質生產力的核心要素。近年來,中鐵資源鹿鳴礦業,深度融合數字技術與礦山生產,以數據要素為引領,提升全要素生產率,全面推進智慧化礦山建設,為礦業轉型升級插上“高科技、高效能、高質量”的翅膀。他們研發的“鉬寶1號”巡檢機器人采用北斗差分定位系統,通過路徑規劃系統、夜間巡視、隱患識別、影像采集、5G實時傳輸、預警信息等先進技術,實時檢測壩面存在的拉溝、路面積水、排水溝積水等安全隱患,還能根據需求向中控室發送病害類型、檢測時間、病害GPS坐標等預警信息。
“鉬寶1號”的投用,在大幅減輕人工巡檢勞動強度、降低數據采集成本的同時,又能彌補人工管理漏洞,降低工作人員在極端天氣下的事故風險。據了解,以“鉬寶1號”為研發主體開展的《一種尾礦庫壩面巡檢機器人及尾礦庫壩面巡檢方法》《一種用于復雜地形多信號源的圖傳信號自動切換方法》等項目榮獲2項發明專利,4項實用新型專利。
以“智”提“質”,探求提質增效“金鑰匙”
尾礦庫地質環境復雜,沉淀池區域冰、水、泥情況不明,有時候灘面極不穩定,普通的車輛、水挖機等工程機械作業平臺費時費力,常常使尾礦庫日常維護工作陷入僵局。
如何在含有陸地、濕地、水域、沼澤等復雜地質條件的尾礦庫上開展濕地運輸、水上安裝、冬季破碎作業?為了攻克這一難題,該公司加強新質生產力的探尋,與相關科研單位共同研發了尾礦庫水陸兩棲多功能平臺“鹿鳴號”。
“我們這臺‘鹿鳴號’水陸兩棲作業車結合了車與船的雙重性能,既可像汽車一樣在陸地上行駛穿梭,又可像船一樣在水上泛水浮渡的特種車輛”。該公司總工程師陳榮健說,他們這臺水陸兩棲多功能平臺是全國首例在尾礦庫應用的兩棲作業設備,彌補了國內尾礦庫復雜地質環境下常規工程機械設備難以實現作業需求的空白。
據了解,該公司研發的“鹿鳴號”多功能兩棲作業平臺采用模塊化設計,配合多功能快裝組合工具,可滿足在尾礦庫內進行運輸、救援,排水井拱板運輸安裝,干灘上各種設施安裝和土方作業,冬季排水井四周破冰,庫內測量勘察,浮游棧橋牽引,應急物資運送,參與應急搶險等工作。
“下一步,我們將繼續加強新質生產力探索,結合智能化礦山建設實際,給這臺‘鹿鳴號’裝上‘智慧大腦’,開發出更多的自動化功能。”陳榮健說,新質生產力潛力無限,是礦山提質增效的“金鑰匙”。
以“智”求“治”,激活新質生產力“芯”動力
走進中鐵資源鹿鳴礦業的調度指揮中心,一塊大屏幕上顯示著露天礦山上運輸車來來往往,選礦廠區里工人正在操縱設備移動塔吊,尾礦壩上的壩坡傳來實時監測畫面,粉塵等大氣污染物數據都一覽無余。該公司總經理孟慶胤表示,“我們已經在數字化信息化等方面取得了階段性成果,2024年我們將全面推動智能礦山建設,年內各項目計劃啟動率要達90%以上”。
在礦業實踐中,礦山生產是核心環節,其智能化水平直接關乎智能礦山建設成效。多年來,該公司堅持科技賦能,積極探索新質生產力實現路徑,建立了企業管理、生產管控、安全監管等信息化系統,生產在線監測、采礦安全生產可視化管控、選礦三維可視化系統等數字化、信息化、智能化應用已初步實現。
“DCS控制系統應用時,有一部分功能設置,一些員工不敢碰、不敢用,怕出錯、怕擔責。”孟慶胤介紹,當發現這個問題之后,他們立即安排組織開展DCS超融合系統技術培訓,幫助技術員提升對系統理論知識、硬件架構、軟件應用的掌握和認識。如今,某些員工眼中的系統功能設置使用盲區基本掃除,不僅技術員管控能力進一步提升,而且自動控制系統也充分發揮出最大效能。
“這兩年,我們大力推進各項‘機械化換人、自動化減人、智能化無人’舉措,先后赴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及知名企業開展多方調研考察研究,多次召開研討會,完成智能礦山建設項目立項、項目設計規劃方案及項目建設方案,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助力智能礦山建設。”該公司智能礦山項目責任人毛洪亮說,他們在智能礦山頂層規劃中引入了5G、云、AI、北斗、數字孿生等新技術,以下一代物聯網為基礎、以云平臺為中樞、以數據要素為核心、以網信安全為保障,將智能化同礦山生產管理相結合,讓生產工作、管理工作更透明、更快捷、更高效。
據了解,2022年10月,該公司入選黑龍江省智能礦山儲備庫,被自然資源部礦產資源保護監督司確定為《智能礦山建設規范》貫標試點單位。“‘智能+’的工作模式,在礦山安全生產中改變了勞動方式,提高了工作效率,以智提質,孕育出了企業高質量發展的新質生產力。”毛洪亮說,他們正在全面落實智能化礦山建設,積極開展各生產系統的智能化改造,運用了新技術、新裝備、新工藝,最終實現“一張網絡全覆蓋、一套數據全聯接、一個終端全掌控”的現代化智能礦山,切實通過新質生產力引領帶動礦山轉型升級。
【責任編輯:張宇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