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萬尾!2024年長江鱘繁殖數量再創新高
110萬尾!2024年長江鱘繁殖數量再創新高

文章來源:中國長江三峽集團有限公司 發布時間:2024-05-20
近日,三峽集團生態工程中心長江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以下簡稱“生物多樣性中心”)在長江珍稀魚類培育基地的金沙江向家壩實驗站、宜昌實驗站和三峽實驗站三地同步開展2024年度長江鱘繁殖工作。截至目前,已完成本年度全部60尾雌魚的催產工作,累計出苗110萬余尾,出苗數量創歷史新高,各站仔魚生長情況良好。
三峽集團生物多樣性中心長江珍稀魚類培育基地
長江鱘苗種流水培育車間
長江鱘是我國特有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被世界自然保護聯盟列為極危級保護物種,同時也是長江魚類資源保護的旗艦物種之一,其物種保護已成為長江生態系統修復、共抓長江大保護的重要工作之一。
自2011年起,生物多樣性中心啟動長江鱘全人工繁殖技術研究,組織人員進行重點技術攻關,成功建立了長江鱘的人工養殖模式,并通過建立營養強化和溫度刺激為主的生殖調控體系,促使其在人工養殖條件下性腺發育成熟。2019年4月,長江鱘全人工繁殖首次獲得成功,目前已基本實現長江鱘規模化繁育。2022年7月,長江鱘人工誘導雌核發育技術首次得到突破,該項技術在長江鱘物種保護和性別決定機制研究方面具有重要價值,同時攻克了凍精苗種繁育等關鍵技術難題,對避免長江鱘近親繁殖、雌雄發育不同步情況以及種質資源長期保存有著重要意義。2023年,生物多樣性中心放流長江鱘超67萬尾,對長江鱘的自然種群起到了有效補充作用。
下一階段,生物多樣性中心將持續做好苗種培育及本年度長江鱘放流工作,并持續開展長江鱘自然繁殖試驗、長江鱘精子質量內分泌調控研究、長江鱘精子凍存和凍精授精技術等多項技術攻關,研究成果將為長江鱘等長江流域珍稀特有魚類的種質保護增添技術保障。
【責任編輯:張宇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