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征出發地再添新地標 江西于都勝利大橋建成通車
長征出發地再添新地標 江西于都勝利大橋建成通車

文章來源:中國建筑集團有限公司 發布時間:2024-05-27
5月21日,由中國建筑旗下中建五局設計建造的江西于都勝利大橋正式通車,該橋是在“長征渡口第一橋”原址上新建的于都縣首座特大橋。項目通車后將進一步優化城市交通網絡體系、便利群眾出行,助力革命老區經濟社會發展特別是紅色旅游產業高質量發展。
于都勝利大橋位于長征國家文化公園(于都段)展示區,總長515.9米,標準橋寬40米,雙向六車道布置,最大單跨168米。90年前,紅軍將士在于都集結出發,臨時搭起木板浮橋星夜渡河,踏上漫漫長征路。90年后,簡易浮橋已變成“鋼鐵巨龍”。
據了解,這座被命名為“勝利”的于都勝利大橋,與于都河上其他四座大橋共同形成紅軍、長征、集結、渡江、勝利的含義,寓意著新長征、新發展、新希望。為呈現這一美好寓意,項目創新性地提出有背索柔性單肋系桿拱橋新型組合結構體系,以Y型連續剛構-拱組合體系,結合拱圈及背索組成的細部構造,形成“鐵流行進,旭日東升”的設計意象,展現中央紅軍逆流而上攻堅克難的堅韌意志,同時象征著革命勝利的曙光,詮釋“新長征、再出發”的時代號召。
在建造技術上,大橋應用了型鋼開口肋一UHPC輕型組合橋面新結構,具有受力良好、施工便利和經濟性高等優點,有效解決了常規鋼橋面可能出現的疲勞開裂及鋪裝破損難題。大橋鋼箱梁長136.8米,寬40米,重量達3000多噸,頂推距離為280米且橋梁結構新穎受力復雜。項目團隊在建造過程中發展和應用了智能化步履式多點連續頂推施工技術、建筑圖形信息化建造技術、機器視覺結構健康監測技術等,保障項目高質量履約。
一橋跨越歷史,一橋跨越發展,一橋跨越未來,從“長征渡河木板橋”到“鋼筋混凝土梁橋”,再到如今的“自主技術剛構橋”,三代橋梁見證共產黨人初心使命、見證老區于都繁榮發展。
在建設過程中,項目團隊與業主、監理及參建單位聯合設立工程建設指揮部,深度開展黨建聯建,組建“新長征”突擊隊,建設革命老區,累計取得“ISA國際安全獎”“全國建筑施工安全生產標準化示范工地”“全國信得過班組”等140余項榮譽,為中央紅軍長征集結出發地——于都再添一座新地標。
【責任編輯:張宇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