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色發展看中國 綠色發展在大唐”國際參訪活動走進中國大唐
“綠色發展看中國 綠色發展在大唐”國際參訪活動走進中國大唐

文章來源:中國大唐集團有限公司 發布時間:2024-08-16
8月11日-12日,中國人權發展基金會和中國大唐集團有限公司聯合主辦“綠色發展看中國 綠色發展在大唐”國際參訪活動。近50位外賓代表和記者團先后走進大唐長大涂光伏電站、大唐紹興江濱熱電公司、大唐赤峰塞罕壩風電場,了解中國大唐踐行能源綠色發展理念的成功經驗。
在浙江寧波近海灘涂,超64萬塊藍色光伏板排列有序、熠熠生輝。走進國內首個大型海岸灘涂光伏項目——大唐長大涂光伏電站,可在棧橋上俯瞰電站全貌,“零距離”感受中國大唐推進傳統產業轉型升級、加快構建以新能源為主體的新型電力系統的綠色低碳發展實踐,了解電站的建設過程、技術創新、生態保護及智慧運維成果,感受“大國重器”的魅力。
2022年,中國大唐在浙江象山荒廢的灘涂之上,建設了占地面積4516畝的大唐長大涂光伏電站。據悉,該電站共計300兆瓦,每年可減少二氧化碳排放量27萬噸,年均可輸送3.5億千瓦時的清潔電量。項目建設期間,該公司清除了侵占灘涂生態環境的大米草,修復了灘涂區域的海域生態和灘涂生物多樣性養殖功能,實現了灘涂海域空間復合利用。
走進位于紹興濱海新區的中國大唐紹興江濱熱電公司生產現場,集控機房LED屏幕上的數字每分每秒都隨設備的運行狀態變動,通過智能監盤系統,實時展示154個設備,掌握全廠3900多個監測點的數據動態。
投產11年來,大唐紹興江濱熱電公司累計向電網輸送181億千瓦時的清潔電量,累計節約標煤168萬噸,減少排放二氧化碳1030萬噸,二氧化硫排放幾乎為零。參觀過程中,花園式電廠給外賓代表和記者團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英國載運工程學者Alfred Peter Taylor說道:“這里的建筑和綠化很漂亮,我以前從來沒有靠近過冷卻塔,周圍的植物看起來很漂亮,整個發電廠看起來像座花園。中國大唐在建設大型綠色發電項目的同時,也確保符合生態環境保護的原則。”
在大唐塞罕壩風電場,藍天白云下是碧綠的草原牧場,高高矗立的風機延綿百里,宛如一幅渾然天成的巨畫。從種樹到“種”風機,中國大唐通過生態保護、推進綠色發展播種希望。中國大唐歷經二十年時間在這里建成國內首座百萬千瓦級風電基地,時至今日,塞罕壩風電場在役總裝機容量200.86萬千瓦,累計輸送綠電423.8億千瓦時,相當于節約標煤超過1390萬噸,減少二氧化碳超過4225萬噸、種植529萬棵樹。昔日令人恐懼的風沙被開發為綠色寶藏,中國大唐以實際行動肩負起了保護生態環境、發展綠色能源的歷史使命和政治責任,在國家重要生態區位上作出貢獻。
一直以來,中國大唐加快從傳統電力企業向綠色低碳能源企業轉型。近十年來,該公司協同推進降碳、減污、擴綠,二氧化碳排放降低了90%以上。2021年以來,中國大唐累計核準電源項目中新能源占比達80%以上。截至2024年6月底,中國大唐清潔能源裝機占比達到47%,從陸地、上山、下海,再到挺進“沙戈荒”,建成了包括我國首個百萬千瓦風電基地——內蒙古赤峰塞罕壩風電場,國內首個海岸灘涂光伏電站——大唐浙江象山長大涂灘涂光伏電站,全國規模最大的高原山地百萬千瓦綠色能源基地——云南錦屏西風電場。與此同時,中國大唐正在建設世界最高海拔風電場——西藏八宿風電場,海南儋州120萬千瓦海上風電等一批風電項目,一幅幅中國大唐加速能源電力產業綠色低碳轉型發展的“綠色”畫卷正在徐徐展開。
【責任編輯:張宇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