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來源:國家能源投資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發布時間:2024-09-14
地處寧夏青銅峽市大壩鄉包蘭鐵路線上的國鐵大壩火車站南接大壩電廠站、西連寧東鐵路大沙溝站,是疆煤進寧的“咽喉”之地。
一年多來,國家能源集團通過管理整合,推進大壩電廠站和寧東鐵路一體化運營,打造“三站協同”新模式,共同承擔著“疆煤進寧集疏運”功能,實現了從“咽喉之痛”到“咽喉之順”的華麗蛻變。
解“咽喉之痛”
國鐵大壩火車站現有站線7條,其中1、2、3股鐵道產權屬于國鐵所有,4、5、6股鐵道產權屬于大壩電廠所有,第7股鐵道產權屬于寧東鐵路公司所有,統一由大壩車站使用。
大壩站站區俯瞰圖
但是,由于大沙溝站、大壩站、大壩電廠站3家權屬主體不同,以往各吹各的號、各唱各的調,效率不高。
自2022年以來,疆煤進寧業務快速增長,代運維和管理整合之前,國鐵大壩站以及包蘭線蘭州端經常出現交接擁堵,嚴重影響運輸效率。而毗鄰的大壩電廠站年接卸煤炭252萬噸,只相當于電廠年耗煤量的1/4,運營效率不高,更無法協助完成疆煤進寧任務,三站雖“物理”相連,卻因“行政”隔絕,致使力量分散,難以滿足疆煤進寧快速增長的需求。
理“咽喉之順”
隸屬國能寧夏電力大壩電廠的38千米大壩電廠鐵路專用線,緊鄰國鐵大壩站,對增強疆煤進寧協同效應具有獨特地理優勢。
2023年6月30日,在國家能源集團的統籌領導下,該專用線交由下屬的西創寧東鐵路公司代運維。該公司成立工作專班,僅用一周時間就完成了資源整合、設備接入等工作,確保了代運維工作如期交接。大壩電廠站實行代運維后,三站的調度指揮、信息溝通、協同作業實現了互聯互通、互為補充,擴寬了關鍵節點,建立了物流支點,有效提升了運輸組織效率,推進了疆煤進寧快運快卸,疆煤重車在國鐵大壩站的停留時間從平均4.5至5小時下降為2.5至3小時,區際大能力運輸通道建設實現實質性突破。
代運維之后,寧東鐵路與大壩電廠站的人員設備、安全環保實現一體化協同、一體化管理,有效降低了大壩電廠鐵路運維成本,實現了安全零事故、零傷害,產生了1+1>2的聚合效應。大壩電廠站減人提效,每月節省取送車費用30多萬元,并且在各方密切溝通協作下,目前已實現集裝箱疆煤進寧業務拓展。8月21日,一列從新疆紅沙泉始發的52車3374.6噸集裝箱列車,通過國鐵大壩站,經寧東鐵路,終到寧夏煤業亙元公司紅柳物流園的首列集裝箱接卸成功,疆煤通過紅柳物流園地下傳送帶直接輸送至國能寧東第一發電公司,打通了疆煤進寧直達國能發電公司“最后一公里”。
國鐵大壩站每日來車從300多車到1100多車不等,寧東鐵路與國鐵蘭州局調度所建立了信息溝通和調度協同機制,每3小時溝通一次階段計劃,對國鐵交接口到達列車信息,制定空車6小時和重車4小時預確報機制,合理調節在途車流,實現錯峰到達、快速組織,確保均衡接卸。通過技術直達或到站成組,減少調車作業,提升直通列車交接比重,壓縮交接口停時,有效避免了重車積壓堵塞。
車站值班員一絲不茍執行接發列車作業標準
由于一體化協同作用,大壩交接口運輸日益順暢,運輸效率大幅提高。大壩交接口運量不斷增長,寧東鐵路從大壩交接口的日接重列數從2022年的最高6列,增長到2023年的11列,2024年又增長到15列。2023年寧東鐵路從大壩交接口煤炭接入459.40萬噸,同比增加216.56萬噸,增幅89.18%;大壩電廠專用鐵路從大壩交接口煤炭接入302.36萬噸,同比增加49.83萬噸,增幅19.73%。2024年1月至8月,寧東鐵路從大壩交接口煤炭接入577.21萬噸,比2023年全年增加117.8萬噸,大壩電廠專用鐵路從大壩交接口煤炭接入248.05萬噸,接近2023年全年運量,預計全年寧東鐵路和大壩電廠專用鐵路從大壩交接口煤炭接入量超過1400萬噸,增幅接近翻倍。
2024年4月30日,寧東鐵路機車牽引首列國鐵電煤列車進入大壩電廠站,直接承攬國鐵大壩站至大壩電廠站取送車業務。5月10日,大壩電廠站突破接發列車數量、疆煤進寧運量和單日運量3項紀錄,分別完成40列、700車47745噸、928車62717噸。5月至7月,大壩電廠站連創單月卸車紀錄,已累計完成取送車14476車,取送車運量突破100萬噸,有效緩解了國鐵大壩站的接卸壓力。同時,大沙溝站作為寧東鐵路與包蘭鐵路的分界口站,全力辦理寧東鐵路與國鐵大壩站、大壩電廠站間貨物列車的交接,形成了“三站協同”“一主兩輔”的疆煤進寧運輸格局。
迎“咽喉之興”
2023年大壩交接口合計到達疆煤761.76萬噸(其中大壩電廠站302萬噸),同比多增266.39萬噸,增幅53.78%。面對新的市場變革,寧夏西部創業公司堅決擔負起“西煤東運”主力軍和重要物流樞紐節點的重大使命,加強對西創寧東鐵路公司管理指導力度,充分發揮“三站協同作戰區”作用,聚焦打造一流現代物流企業,優先調配人力、項目、資金、政策等資源要素,加快推進“疆煤進寧集疏運”體系建設,切實將疆煤集聚效應轉化為流轉效應。
未來,疆煤進寧總量將持續快速增長并穩定在年均3000萬噸以上,通過臨哈—包蘭鐵路、干武—包蘭鐵路、巴彥—大壩鐵路3個方向在大壩地區匯集后主要去往寧東地區。為滿足疆煤運輸需求,國鐵投建的包蘭線銀中段、臨哈鐵路等擴能改造項目即將開工,改造后的臨哈、蘭新、包蘭通道運輸能力將大幅提升。屆時,大壩交接口運力將難以匹配。面對新的機遇與挑戰,西部創業與中鐵五院等單位開展了多輪項目論證工作,完成大沙溝站擴能改造和疆煤進寧專業物流園區等重點項目規劃工作,全力打好項目建設“主動仗”。
展望未來,西部創業將認真吸取大壩電廠站“一體化”運營以來的成功經驗,發揮好寧東鐵路資源稟賦和技術優勢,進一步“聯線、補網、強鏈”,加快完善區域鐵路運輸物流網絡,為保障能源安全作出新貢獻。
【責任編輯:張宇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