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來源:國家能源投資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發布時間:2024-10-25
10月23日,工業和信息化部公布第六批國家工業遺產名單,國家能源集團4個項目入選,數量位居本次參評央企第一名。至此,該公司已擁有7項國家工業遺產。
第六批國家工業遺產名單共有37項,國家能源集團上榜的4項分別是烏海能源有限責任公司“烏達礦務局和海勃灣礦務局”、國電電力發展股份有限公司和禹水電開發公司“桓仁水電站”、河南電力有限公司“焦作電廠”、貴州電力有限公司紅楓水力發電廠“紅楓電廠貓跳河梯級電站”。
烏海能源有限責任公司廠區
烏達礦務局和海勃灣礦務局始建于1958年,建設之初為國家煤炭部直屬統配礦務局。“一五”計劃期間,為支援少數民族地區經濟發展,國家決定在內蒙古自治區包頭市建設一座現代化鋼鐵廠,把地處黃河上游東西兩岸、煤炭資源富集的烏達和桌子山煤田作為包鋼燃料煤供應基地進行開發。千軍萬馬挺進烏海礦區,打響“萬人上山奪煤大會戰”,帶動了地區經濟和社會的發展,并逐漸發展成為一家集焦煤生產、洗選加工為一體,兼營瓦斯發電和光伏發電的專業化煤炭生產企業,建成了國內首個5G礦井全覆蓋通訊系統、1處國家級智能化示范礦井、2處國家安全生產標準化一級礦井、5處煤炭工業協會特級安全高效礦井、1處中國煤炭工業協會“雙十佳煤礦”,名列內蒙古自治區年產值超百億企業。
桓仁水電站
桓仁水電站坐落于世界文化遺產五女山腳下,始建于1958年,1968年投產發電,是渾江水力資源開發的第一級水電站,其形成的桓仁水庫是遼寧省最大的水庫。巍峨的大壩,轟鳴的廠房,大壩的建設者與生產者以高度的使命感和責任感,保護人民生命財產安全、點亮萬家燈火,全力完成當地供電、灌溉、抗洪等重要任務。
焦作電廠老廠照片
焦作電廠始建于始建于1905年(清光緒三十一年),距今已有119年歷史,先后歷經6代廠址變遷,是河南省最早的發電廠之一,也是全國極為少見的具有清晰歷史傳承且目前仍在發電的百年電廠。1925年產生第一名黨員,1937年建立第一個黨支部,1955年6月設立第一個黨總支部,1956年1月16日建立第一個黨委,是全集團乃至電力行業黨史最悠久的電廠。焦作電廠百年發展史是在黨的領導下與“三座大山”進行殊死斗爭的革命史,也是推動我國電力事業不斷發展的“創業史”,更是以電力保障社會經濟發展的“奮斗史”,見證了中國電力事業的滄桑巨變,也為電力行業的發展做出突出貢獻,堪稱中國電力行業的“活化石”。
紅楓電站水庫大壩
紅楓水力發電廠貓跳河梯級電站是我國“二五”計劃實施項目之一,始建于1958年,完成于1980年。所轄貓跳河流域梯級六個電站,橫跨貴州省貴陽市、清鎮市、修文縣等三縣市,是國內流域開發建成最早、最徹底的梯級水電站群之一。矗立在山水間的六座大壩,壩型各異,獨具風姿,與貓跳河相襯,被譽為“流金溢彩的藝術長廊”、“壩型博物館”,引起眾多中外水電專家學者的關注。獲得全國科學大會的多項獎勵,被編入大專院校水利水電教科書。
近年來,國家能源集團貫徹落實中央企業文化遺產保護傳承暨文物普查工作推進會議精神,大力實施文化創建工程,挖掘紅色資源、傳承紅色基因,分批次、按梯隊、成建制開展文化傳承保護工作,3家單位獲評中央企業愛國主義教育基地,7個項目入選國家工業遺產,8個項目獲評省級或中央企業工業文化遺產。
【責任編輯:張宇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