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來源:中國鐵路工程集團有限公司、中國鐵道建筑集團有限公司 發布時間:2024-12-12
12月11日,粵港澳大灣區重要跨海通道黃茅海大橋通車。
黃茅海跨海通道全長約31公里,東接鶴港高速,西連新臺高速并與西部沿海高速相交,設高欄港大橋和黃茅海大橋2座主橋。其中,黃茅海大橋采用三塔斜拉橋設計,是世界上跨徑最大的三塔公路斜拉橋。
黃茅海跨海通道自2020年6月啟動建設以來,中國中鐵便以“建世界一流跨海大橋 創平安百年品質工程”為目標,克服海洋環境腐蝕性強、船舶撞擊風險高、臺風直擊橋位等不利因素,從科技創新成果應用、提高勞動生產率加快建設速度、降低工程成本、提高工程質量、改善生態環境等方面高標準、高質量、高效率推進項目建設。首創“小蠻腰”造型混凝土索塔和TY型引橋墩身、創新提出三塔斜拉橋靜動力綜合減振耗能體系、首次提出“風嘴+水平隔渦板+下中央穩定板”綜合氣動控制措施……一次次技術突破和取得創新成果,支撐起這條灣區百年品質新通道。
施工中,中國鐵建建設團隊積極創新改良,成功研制出了靈活性機動性更好、驅動力更強的新型架橋機,安全順利解決了120米超小半徑、大跨度40米箱梁的架設難題,為國內同類型工程提供借鑒意義。建設團隊以BIM技術為紐帶,將數字模型與3D圖形處理、GIS地理信息、視頻監控、物聯網傳感等技術進行融合,實現技術交底可視化。此外,他們積極打造智慧梁場,引入智能化技術,實現工廠化、流水線作業;采用智能控制系統、高溫蒸汽養生,顯著提升項目建設質效。
據了解,黃茅海跨海通道項目連接廣東的珠海和江門兩地,被稱為“港珠澳大橋西延線”。通車后,從珠海到江門的車程將從目前1個多小時縮短到約30分鐘,并改變粵西沿海地區與粵港澳大灣區核心區域通道單一的現狀,實現大灣區經濟發展向粵西和沿海地區輻射。
【責任編輯:張宇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