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來源:中國建筑集團有限公司 發布時間:2024-12-13
走進中國紐扣之鄉西塘,這里猶如一個巨大的紐扣博物館,記錄著產業與古鎮發展的淵源。
近日,紐扣企業負責人魏建喬講道:“一個西塘鎮,幾乎能滿足全國紐扣市場的一半需求。2020年,鎮上的紐扣企業就有1000多家,這是我們西塘人引以為傲的事業。”
小紐扣撬動大產業
紐扣產業的發展,凝聚著幾代手工藝人們的執著與匠心。一顆顆小小的紐扣,搞出了不小的“名堂”,可這看似亮眼的數據背后,涌動著水鄉古鎮難以言說的痛處,紐扣染色、電鍍、噴漆等工序帶來了不容小覷的環境威脅,轉型發展迫在眉睫。2021年起,小企業陸續簽訂騰退協議,在政府的領導下踏上了“騰籠換鳥”之路。
中建六局項目負責人于瑞濤介紹,建設西塘鎮數慧云巷產業園是紐扣行業專項整治行動的重要實踐,歷經兩年時間,終于把大舜村這條“紐扣路”升級成了“生態科技產業新城”。
數慧云巷產業園讓紐扣企業得到整合重組,使集中生產、集中治污、集中供熱變為現實,“低散亂污”現象得到明顯改善。
舊業態做出新文章
“靠紐扣發家的人不在少數,但過去很長時間大家都在生產上做文章,很多紐扣單價在幾分錢,利潤只有幾厘,仿佛已經摸到了天花板,一個全新的產業園的誕生為大伙創造了新思路”魏建喬表示。
西塘的紐扣商戶們開始探索一條品牌化、規模化路徑,將紐扣設計、研發、制造、貿易集中于此,形成了一條完整的產業鏈,增加了產品附加值,將紐扣經濟推向了高端市場。
在寬敞、明亮的紐扣工廠里,研發、設計人員深入解讀數據,對需求量暴增的中式盤扣進行創新設計。生產線管理人員依據下一批紐扣的設計,調試著機器參數。紐扣從業人員走入了更寬廣的職業領域,紐扣企業提質升級,打開了舊業態的“新藍海”。
于瑞濤介紹,“數慧云巷產業園因紐扣而建,也利好了智慧科技發展,除了39家中小紐扣企業入駐,還引來浙江大學長三角智慧綠洲創新中心、數碼電子企業落戶,事實證明,我們按計劃建成了這個高水準的科創園”。
古西塘散發新氣息
項目總工程師趙興亮表示,“理想的古鎮,應該屹立著明清的建筑,氤氳著綠色的味道,我們想通過綠色建造、智慧建造,讓數慧云巷產業園由內而外地散發古鎮韻味”。
從外觀設計而言,園區還原了江南古鎮依山傍水、青瓦白墻的水墨觀感,顯得古典淡雅。
這支建筑“國家隊”逐綠而行,為園區綠色可持續發展貢獻了智慧與方案。建筑外墻表面采用特殊隔熱涂料,科研廠房區域采取使用高透光率中空玻璃,有效保證了辦公場合的自然采光,降低了熱能損耗,在保證恒溫的同時,為科研廠房帶去了持續的節能效果,預計每年可節電30萬度,相當于每年多種364棵大樹。數慧云巷產業園同時具備“海綿膚質”,一塊塊、一層層PP雨水模塊與下凹綠地組合制成雨水收集系統,眾多“海綿氣孔”為園區創造了一個巨大的雨水收集池,真正實現了“綠色排水、循環利用”。園區內三套雨水收集系統,每年可收集利用雨水1.5萬噸用于景觀綠化、道路沖洗、消防用水,每年可減少二氧化碳排放量2.52噸。
投入能耗減少,節能效果增加,產能進一步釋放,在這個產業園,能做絕對劃算的生意。趙興亮感慨道,“看著越來越多高端人才、科研機構聚集于此,有一種看自己孩子成家立業的感覺,作為建設者,我們有幸‘建’證了西塘及紐扣產業的綠色騰飛”。
【責任編輯:張宇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