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會好聲音】全國人大代表鄒彬:讓城市成為美好生活的載體
【兩會好聲音】全國人大代表鄒彬:讓城市成為美好生活的載體

文章來源:中國建筑集團有限公司 發布時間:2025-03-05
今年是中建五局總承包公司項目質量總監鄒彬以全國人大代表身份履職的第8個年頭。從泥瓦匠成長為大國工匠,從小山村走到人民大會堂,鄒彬以“泥土里長出的建議”推動政策完善,以“全過程人民民主”理念踐行履職初心。
近年來,城市更新是鄒彬關注的方面。2024年9月,以“科技賦能美好生活?創新引領中國建造”為主題的中國建筑科技展在京舉行,其中,與“好房子”相關的最新成果、技術和應用吸引了廣泛關注。得知展覽上中建五局打造的“舊改老房子”樣板間已在長沙市信和苑小區變成實體房后,鄒彬立刻前去調研,一項項變化和背后的技術應用讓他目不暇接。鄒彬了解到,居民擔心的改造過程噪聲大、揚塵四起等問題,在機械化拆除設備、集塵電鉆、裝配式部件、同層微降板排水系統等技術應用中迎刃而解?!袄戏孔幼兒梅孔印钡默F實案例讓鄒彬深有感觸。作為城市更新項目的建設者、參與者,經過深入調研,他整理提交了《關于以人民城市理念推進城市更新,讓城市成為美好生活的載體的建議》。
一是充分踐行城市更新領域的全過程人民民主。設立城市更新公眾咨詢委員會等機構,構建多渠道協商溝通平臺,完善利益協調機制,強化城市更新領域的人民民主。加強城市體檢問需于民眾,城市更新問計于民,建設過程向人民公示,建設成效看人民反饋。加強政府、社會力量與當地人民的良性互動,讓人民群眾在參與治理中獲得成就感。加強可視化、智能化技術,建設“一站式”參與平臺,促進多主體互動。
二是完善城市微更新推進機制、政策及模式。更多關注具體的人民群眾對幸福生活的訴求,把握好老舊小區、歷史街區、公共空間等“微尺度”,采用提升與賦能、保護與活化、織補與共享等漸進式、低強度、弱干預的方法,聚焦微群體、微地塊、微業主、微產權的具體需求,進一步沉淀經驗、創新方法。
三是以智能建造與建筑工業化更好地支撐城市更新數字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要求。培育智能建造產業集群,打造全產業鏈融合一體的智能建造產業體系,推動建筑業工業化、數字化、綠色化轉型升級。深化應用BIM技術,加快構建數字設計基礎平臺和集成系統。聚焦人民群眾需求滿足,打造一批諸如中國建筑“好房子”的創新樣板。
在鄒彬看來,讓人民群眾在城市更新的過程中有參與、有感知、有共鳴,是確保城市發展成果惠及民生、增強人民群眾幸福感的關鍵所在。
【責任編輯:張宇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