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會好聲音】全國人大代表張強:進一步優化縣域分布式光伏與儲能協同發展機制
【兩會好聲音】全國人大代表張強:進一步優化縣域分布式光伏與儲能協同發展機制

文章來源:國家電網有限公司 發布時間:2025-03-10
近年來,在“雙碳”目標引領下,縣域分布式光伏與儲能協同發展已成為推動農村能源轉型、助力鄉村振興的重要抓手。截至2024年年底,我國分布式光伏發電累計裝機達3.7億千瓦,占全部光伏發電總裝機的42%,2024年分布式光伏發電新增裝機1.2億千瓦。
全國人大代表、國網江蘇泰興市供電公司六級協理張強向十四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提交了關于進一步優化縣域分布式光伏與儲能協同發展機制、構建新型電力系統的建議。
張強認為,在新能源快速規模化發展的同時,縣域儲能配套設施建設滯后、新能源與儲能協同發展機制缺失等問題逐漸顯現,亟須通過政策引導和技術創新實現分布式光伏高質量發展。為此,張強建議從國家層面制定縣域分布式光伏與儲能協同發展規劃導則,明確光伏裝機容量與儲能合理配比要求,并將配電網改造升級納入農村基礎設施建設的投資重點;推行“一縣一策”分布式光伏整村連片開發模式,優先在光照資源優、工業負荷高、電網基礎好的縣域試點建設;探索設立縣域新型儲能專項補貼,對配套儲能系統按放電量給予相應補貼;允許儲能主體參與電力輔助服務市場,通過容量租賃、需求響應等模式獲取收益。
張強說,當前縣域分布式光伏開發呈現“點多面廣、自發自用為主”的特點,但與之配套的儲能設施建設仍處于起步階段。部分縣域光伏開發與電網承載能力、負荷需求不匹配。儲能補貼政策不明確等因素進一步削弱了市場主體投資積極性。光伏逆變器與儲能系統接口不統一、充放電效率差異大,影響配微網協同效能。
張強建議,應建立縣域新能源發展協同機制,統籌自然資源部門、電網企業等主體,共同探索“光伏+農業”“光伏+村集體”等創新模式;制定縣域光儲系統技術規范,統一儲能電池循環效率、光伏逆變器響應時間等核心指標;能源監管部門可以搭建“村級光伏電站+儲能”智能監控平臺,并開發充放電策略優化、設備健康狀態預警等功能。他表示,在新型電力系統加速構建的背景下,縣域分布式光伏與儲能的深度協同發展不僅是技術命題,更是制度創新課題,關鍵在于通過政策精準發力、標準規范引領、市場機制激活,將縣域新能源資源優勢轉化為鄉村全面振興的綠色發展動能。
【責任編輯:張宇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