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電投集團一季度整體經營穩中有進
國家電投集團一季度整體經營穩中有進

文章來源:國家電力投資集團有限公司 發布時間:2025-04-21
放眼東海之濱,國家電投集團山東公司半島南風電基地的235臺風機葉片迎風起舞。通過開展風電機組整改58臺次,大型技改4次,預計減少損失電量568萬千瓦時。一季度,該風電基地首次創下單季度發電量超10億千瓦時的佳績。遙瞰三湘大地,國家電投集團在湘322萬千瓦裝機規模的新能源場站已全部接入五凌電力長沙生產運營中心“最強大腦”,通過“生產、集控、營銷”三方協同,一季度實現新能源增發電量3700萬千瓦時……春日里的國家電投集團,展現出“穩”的勢頭,迸發出“進”的動能。
近日,從國家電投集團一季度生產經營分析會上獲悉,1—3月,國家電投集團全面實施“均衡增長戰略”,在復雜宏觀環境中實現“穩開局”。“一利”好于時間進度、好于預算目標、好于上年同期,“五率”整體符合預期,整體經營穩中有進,為全年高質量發展開好局、起好步。
穩產保供固根基
保供機組(含代管火電機組)累計完成發電量936億千瓦時;控股口徑火電機組累計完成供熱量同比增長3.61%;表外代管火電機組累計完成供熱量同比增長3.26%……一季度,國家電投集團堅決履行央企“三大責任”,統籌推進能源保供各項工作,保供關鍵指標同比趨優,機組非停、出力受阻、存煤指標等關鍵指標均好于同期,交出了一張電力十足的保供答卷。
管理出效率,管理出效益。國家電投集團各火電企業嚴守安全生產底線,嚴控機組非停和出力受阻,增加發電量。黃河公司西寧熱電公司深入開展“對照事故案例查隱患”活動,制定行動項335項,治理隱患428項,機組可靠性顯著提升。貴州金元茶園電廠組織深度巡檢779次,“三類”缺陷消除率達99%以上,發電量突破18億千瓦時。
機組“口糧”供應是能源保供的重中之重。國家電投集團堅持一手抓電煤儲備,一手抓煤炭穩產增供,確保機組關鍵時刻發得出、穩得住、帶得滿、頂得上。東北公司持續加大燃煤采購力度,接、卸、儲、運、上各環節協同配合,1至3月累計來煤380.31萬噸,所屬各火電企業庫存煤量高峰期達145萬噸,按機組80%負荷耗煤量可用天數24.5天。內蒙古公司煤炭企業通過優化采場布局、提升設備效能、加快智慧化礦山建設進度等舉措,全力確保煤炭產能安全穩定供應。
綠色點亮未來。我國最大核能供熱商用示范工程——“暖核一號”完成第六個供暖季任務,總供熱面積近1300萬平方米,總供熱量531萬吉焦,在供暖面積增加4%的前提下,供熱量增長19%,有力保障了山東省海陽市、乳山市40萬居民溫暖過冬。
提質增效深挖潛
“截至3月底,我們已建成湘中、湘南、湘西北3個維檢中心和4個‘水電+新能源’復合基地,完成漣源龍山、新田光伏等10個場站智慧化改造,實現‘設備集控、場站集群、人員集中、技術集享’,打造了新能源運維檢修‘2小時工作圈’。”回顧智慧場站建設情況,五凌電力相關負責人表示。一季度,五凌電力新能源度電成本同比降低1.2分錢。
得益于智慧場站建設的超前謀劃和扎實推進,五凌電力贏得了主動權,引領了新局面。據介紹,國家電投集團在2024年完成首批96座存量新能源場站智慧化改造,試點推動湖南、云南省新能源“2+N”生產管控體系優化等工作基礎上,一季度啟動第二批存量場站智慧化改造工作,全面推進全國各省域“2+N”生產管控優化。智慧場站建設提速擴圍之勢已經顯現。
應對宏觀形勢變化和新能源電量全量入市帶來的多重挑戰,國家電投集團的主動應變之舉不止智慧場站建設。2025年以來,全系統持續深入落實“一分錢”提質增效專項工作,深挖經營增效潛力,積極對沖電價下行壓力。
要素挖潛不松懈——
一季度,國家電投集團內蒙古公司白音華蒙東煤業公司優化系統啟停機流程,加大生產設備巡視巡檢力度,降低破碎、外運系統故障率,完成原煤產量470.3萬噸,成本下降約589.82萬元。鋁電公司電解鋁板塊通過優化生產管理等措施,實現完全成本較預算降低489元每噸。
產業提質再加力——
面對老舊電站效率低下、安全隱患大、傳統運維成本高等難題,國家電投集團吉電股份通過自主運維轉型與隱患治理常態化,為二道湖光伏電站挽回潛在日均發電損失約5000千瓦時,投產近9年的光伏電站重煥生機。山西公司“一場一策”推進無故障場站建設,引入無人機、高精度微距攝像機等新技術,實現設備狀態精準監測與故障智能診斷。一季度,度電完全成本同比下降3.44%。
強化營銷穩價創效——
為積極應對新能源電價新政,強化“113”營銷體制建設與應用,國家電投集團山西公司增強營銷與生產的協同效應,積極搶占效益電量市場,一季度,市場化風電電價、光伏電價高于全省平均值。國家電投集團陜西公司上下聯動發揮營銷專班作用,積極參與市場化交易,優化中長期倉位管理和交易調整策略,實現量價雙優,一季度結算均價大幅增長。
育新培優強韌性
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秉持鮮明的創新基因和底色,國家電投集團圍繞增強核心功能、提高核心競爭力,加快培育和發展新質生產力。
看核能,面向第四代核電技術——釷基熔鹽堆,今年2月,國家電投集團與中國科學院達成全面戰略合作共識,在探索清潔能源無限可能的征程中又向前了一步。
看非核,截至3月底,我國最大風光制氫合成氨一體化項目——吉電股份大安風光制綠氫合成氨一體化示范項目風電部分建設完成82%,光伏部分建設完成99%,全力確保年內產出合格產品。
看數智化,國家電投集團圍繞人工智能構建起“1128-百千萬”人工智能應用體系,深入開展AI技術與核能、重燃、新能源、編程等特色產業業務的融合,為產業轉型升級提供支撐。
技術“上新”,產業“煥新”。育新培優中,國家電投集團高質量發展的成色更足、韌性更大。一季度,國家電投集團工程公司(山東院)牽頭的《天地一體化的云團結構精準監測與臨近預報及光伏發電效能提升應用》項目獲批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黃河公司牽頭負責的“大規模光伏儲能發電與生態減碳和增匯技術研究”青海省重大科技專項項目鑒定達到國際先進水平,“氫騰”燃料電池在全球首次實現了氫能技術在南極環境下的應用。
【責任編輯:張宇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