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余噸設備厘米級就位 外墻板材模塊化拼接——探訪500千伏雄安變電站新建工程現場
百余噸設備厘米級就位 外墻板材模塊化拼接——探訪500千伏雄安變電站新建工程現場

文章來源:國家電網有限公司 發布時間:2025-05-14
初夏時節,河北500千伏雄安變電站新建工程現場機械轟鳴。施工人員有序開展氣體絕緣全封閉組合電器對接電流互感器、上跨線軟母線安裝等作業。
雄安變電站是雄安新區西北電力下送通道的起點,連接1000千伏保定變電站,通過電纜隧道為雄安新區供電。工程安裝100萬千伏安主變壓器2組,架設500千伏出線3回、220千伏出線6回。國網河北省電力有限公司嚴格落實基建“六精四化”要求,抓好工藝技術、提升建造質量、深化綠色建造,精雕細琢打造精品工程。
4月11日中午,河北省送變電有限公司施工項目經理朱皓和同事們正為一臺主變壓器“安家”。這個大家伙重達147噸,要確保其就位安全又精準,少不了應用各種施工機械。變壓器運抵現場后,施工人員要先將卸車旋轉90度,移除墊在車上的轉向專用鋼板,再把主變壓器挪到預先鋪設好的鋼軌上,并在主變壓器后面安裝推移機。在兩個推移機同步作用下,主變壓器沿鋼軌向3號主變壓器A相基礎緩慢前移。
與此同時,測量員密切關注主變壓器推進過程中可能產生的水平偏差。一旦出現偏差,推移機操作員會立刻暫停推移機,兩側的施工人員調整主變壓器與鋼軌間的墊片。在大家的默契配合下,歷時10小時,雄安變電站3號主變壓器A相精準就位。
另一邊,國網河北建設公司項目總監柴美杰與河北省送變電有限公司土建施工項目總工耿文強正在查看變電站外墻安裝情況。已經完工的樓體外表面十分平整,仔細看,墻體上均勻分布著一些接縫。
“雄安變電站絕大多數建筑的外墻板是用模塊化的方式安裝的。這些外墻板都是鋁鎂錳復合板材,不僅重量輕、易加工,而且保溫效果好,適合變電站這類對環境溫度敏感的工程。”耿文強介紹,模塊化安裝就像拼積木,施工人員只需要把已經制造好的板材拼接上去即可。
不過,這個拼接的過程并不簡單。安裝外墻板前,工程設計單位采用建筑信息模型(BIM)技術,先定位所有板材的位置,推演安裝過程。安裝時,施工人員每安裝一塊就測量一次,確保每塊板材都達到毫米級安裝精度。
如果讓現場的施工人員來說模塊化安裝優點,他們必定會提到一個字——快。模塊化板材“上下承插+燕尾絲固定”的方式,比水泥混凝土澆筑更加省時省力。“以雄安變電站配電樓為例,如果采用傳統的水泥混凝土澆筑的方式進行施工,需要60~70天,而用模塊化安裝配電樓外墻所需的1290塊板材只用了40天。”柴美杰說。
作為國家電網有限公司模塊化2.0試點工程,雄安變電站整體建設過程中應用了模塊化鋼結構、一體化設備基礎、預置裝配式基礎、標準化電氣接線等15項技術,預置化率達98%以上。
在雄安變電站建設現場,先進的技術應用比比皆是。施工單位在基坑監測、土體夯實、精準放坡、高空吊物等工序中廣泛應用北斗技術,形成了“北斗+基建”系列化成果;通過BIM技術提前規劃電纜路徑,累計節省敷設4千米電纜。
工程還采用了多項綠色節能措施。比如,利用太陽能煙囪加強熱壓通風,通過自然通風為主變壓器散熱,減少用電,降低能耗。同時,變電站配電樓、主控樓等建筑的樓頂采用了更加綠色環保的防水材料,實現防水環保兩不誤。
【責任編輯:韓夢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