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來源:中國鐵道建筑總公司 發布時間:2014-08-19
中國鐵建鐵四院利用承擔南京地鐵10號線、南京青奧軸線地下工程、南京火車站北廣場等多項青奧會交通建設工程設計的契機,在南京比創新、闖市場,用一項項洋溢著時代和青春氣息的工程扮靚六朝古都,打通連結城市各個關節的內里,將青奧會工程變成“智慧的賽場”。
圖為南京地鐵10號線車站
青奧前夕,鐵四院總體設計的南京地鐵10號線通車運營,這是南京第一條過江地鐵,也是國內首條穿越長江的單洞雙線大盾構隧道地鐵。南京地鐵10號線貫穿南京市主城南部并挺進江北,首次實現軌道交通打破長江天塹的阻隔,南北交通更加通暢,市民日常出行更為便利。此外,契合青年體育盛會精神,南京地鐵10號線的車站裝修主打“青春”風,體現充滿活力的地鐵現代風格。
南京青奧軸線地下工程效果圖
由鐵四院設計的南京青奧軸線地下工程在青奧會前如期投入運營,將南京繞城公路與揚子江大道快速成環,為青奧會提供快捷、便利的交通服務。該工程是目前國內最為復雜的地下三層立交工程。工程主要由梅子洲過江通道連接線、地下交通系統和地下空間三部分組成。全線設置11條匝道,總長約2896米;另外還包括地下空間開發約23000方,主要是地下停車場和地下青奧博物館。該工程也是國內匝道設置最密集的地下交通隧道之一,具有交通組織復雜、結構體系復雜、基坑規模大、施工難度大、與周邊工程關系復雜等特點,在國內地下交通系統中尚無先例。
青奧會期間,前來參賽或觀戰的旅客們可在會前新啟用的南京火車站北廣場地下一層的換乘大廳里,便捷實現鐵路、地鐵、出租車、長途客運等交通載體的無縫對接。南京站的南廣場面朝玄武湖,秀麗的風光給南來北往的旅客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而之前,南京站北面是一大片環境較差的城中村。由于地理位置限制,北廣場地面面積有限,鐵四院在總體設計中將換乘放入地下,最大限度利用立體空間,也能讓旅客便捷換乘。送客車輛可直接進入地下停車場,從停車場步行2分鐘便能達到換乘大廳,換乘同樣便捷。
近年來,為應對江蘇境內交通基礎設施項目技術新、要求高、節奏快的特點,鐵四院以服務為本,信譽制勝,展現出一整套求實創新的“看家拳”,以此為青奧會插上科技服務之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