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首條穿越長江單洞雙線大盾構地鐵通車運營
國內首條穿越長江單洞雙線大盾構地鐵通車運營

文章來源:中國鐵道建筑總公司 發布時間:2014-07-04
7月1日,中國鐵建鐵四院總體設計的南京地鐵10號線通車運營,這是南京第一條過江地鐵,也是國內首條穿越長江的單洞雙線大盾構隧道地鐵。歷經4年建設后通車。
南京地鐵10號線在江心洲站~濱江大道站區間穿越長江,長約4.2公里,是國內最長、埋深最深、水壓最高、直徑最大的過江地鐵隧道。
在設計和施工過程中,盾構機遭遇了極其復雜的地質環境。在嚴苛的施工條件下,該項目實現了快速推進,盾構機床創造了一天掘進38米、月掘進636米的最新速度,刷新了大口徑泥水盾構的施工紀錄,為全國同類型的隧道建設提供了依據,成為地鐵建設的經典工程。
隨著城市化進程不斷推進,城市發展框架逐步拉開。鐵四院在南京地鐵10號線的線網規劃中,考慮其引導城市發展的功能,帶動新區建設與發展,體現了“人跟線走”的規劃設計理念。
全長21.6公里,設站14座的10號線挺進江北,首次實現軌道交通打破長江天塹的阻隔,將南京城市的版圖再一次向外圍拓展,對引導河西地區和浦口區的發展,實現城市交通與區域交通的一體化具有促進作用。
據介紹,在10號線正常運行的情況下,將有3列車同時處在過江區間隧道內。為應對列車火災等突發事故,除了在圓形隧道頂部創造性設置通風通道外,還在隧道內加設中隔墻(防火墻),將地鐵列車上行、下行運營分開,防火墻每隔200米設有1個防火門,隔墻兩側各有寬0.7米的疏散平臺;一旦單側發生火情,乘客可穿越防火門,及時逃生到另一側疏散平臺。
與南京地鐵1號線、2號線所用安全門主要為防范落軌事故不同,十號線安裝的屏蔽門,運用整面玻璃,將地鐵軌行區和車站完全隔離,使隧道通風系統和車站通風空調系統相互獨立。隧道內的灰塵、霧霾等無法進入車站公共區域;一旦隧道通風系統進入事故災害模式時,車站通風空調系統保持正常運行,即可對事故隧道組織有效的通風排煙;車站通風空調系統根據客流情況進行變頻運行,比既有車站節電2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