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來源:中國航天科工集團公司 發布時間:2014-10-22
“茫茫大海,波浪起伏。走私船就像是飄在海上的一片樹葉,轉眼即逝,緝私船很難追蹤。然而有了光電取證系統,事情就變得簡單多了。光電取證系統通過搜索功能可在第一時間發現走私船只,通過定位功能實時追蹤,并通過拍照功能獲得清晰的影像證據,讓走私船只跑不了、賴不掉。”談起中國航天科工三院35所最新研制的光電跟蹤取證系統,項目負責人楊明長一臉自豪。
正是憑借如此全面的功能,這個外形像一個機器人,轉動大腦袋就可以“眼觀千里、洞察一切”的光電取證系統獲得多方青睞。
近日,三院35所成功與中船工業集團系統工程研究院簽訂了7套海關緝私艇用光電跟蹤取證系統的銷售合同,這是35所光電系列產品首次進入船舶工業領域,標志著其光電產品的市場得到了進一步拓展。
全天時、無死角的偵查利器
“將光電跟蹤取證系統安裝在緝私艇的頂甲板上,就可以實現全天時、無死角偵查。”參與產品研發的副主任工程師李戰行表示。他介紹,光電取證系統主要有七大功能,其中有三大功能代表了其先進性。一是通過可見光和紅外系統實現24小時、全方位的搜索、監察和取證;二是對目標位置實時檢測并定位;三是具有抗載體搖動、振動、沖擊的能力,具有良好地圖像穩定功能。
海面執法時,緝私船可以通過光電取證系統清晰觀察數公里以外的艦船目標,通過目標鎖定功能,使選定的目標即便處于運動中也能始終處在畫面中心;同時,通過激光測距機和角傳感器測量出目標的距離和方位,輔助導引艦船追擊目標。對目標的違法過程可以攝錄為高清視頻圖像,用于違法舉證。在夜晚或大霧環境下,可以切換到紅外熱像儀對目標進行有效探測和跟蹤,使得光電取證設備能全天時進行值班執法。
光電跟蹤取證系統之所以如此強大,是因為產品融入了多項航天高端技術,包括在航天領域已成熟應用的伺服穩定控制技術、圖像自動跟蹤技術和目標自動識別技術。伺服穩定控制技術可實現對外界干擾和較高的跟蹤速度的控制;圖像跟蹤技術使得在光照明暗突變、圖像隨機噪聲較大、瞬間遮擋等情況下,依然能實現對目標的穩定跟蹤;目標自動識別技術則大大增強了產品的自主性能。
光電產品中的“寶馬”
光電取證系統的研發時間從論證到生產歷時將近兩年,經歷了論證、設計、分機調試、整機調試、全艦系統路試試驗、交驗試驗等過程。十幾名研發成員夜以繼日、精誠合作,克服了一個又一個的技術難題。
為了追求最高品質,35所團隊在研發過程中已經到了“吹毛求疵”的地步。比如高清圖像跟蹤處理的時間最初是幾十毫秒,硬是通過攻關,將時間縮短到了幾毫秒,實現了圖像的逐幀處理。磨礪產精品,鍛煉出將才。與同類產品相比較,35所光電取證系統具有外形美觀、集成程度高、功能全面等明顯優勢。海監局的有關領導在考察了35所的光電跟蹤取證系統以后,對它的外觀和性能表示十分欣賞,并表示:“如果其它的光電取證產品是‘別克’的話,那么你們的產品就是‘寶馬’。”
除了外形美觀以外,35所的光電跟蹤取證系統還具有集成化程度高的特點。其他同類產品的信號收集和信號處理大多在不同的載體上,甲板上的儀器收集數據,然后通過電纜傳回到艙內的測控機柜進行信號處理。而35所的產品是基于自主研發的嵌入式信號處理平臺,信息采集和信息處理都可以由該平臺完成,系統的體積大大縮小,而且圖像處理的實時性和穩定控制帶寬具有明顯優勢。
一項突破多層意義
35所從1986年成立之初就組建了專業的光電技術隊伍,至今已有近30年歷史。經過幾十年的發展,該所的光電隊伍積累了豐富的實驗經驗和雄厚的技術儲備,研制了多系列的光電技術產品,并配備了齊套的綜合測試設備、制定了相關的光電專業技術通用規范。
雖然與國內其他擁有同類產品的單位相比,35所在光電取證設備領域涉足的時間較短,客戶優勢不夠明顯。但是憑借產品質量以及價格優勢,該所正在逐漸打開船載系統應用市場。隨著首份合同的簽訂,35所光電產品成功進入船載系統領域。合同含后期服務,包括配合陸試試驗、海上系泊和航行試驗,產品的使用培訓,售后維修等。保修期內,如果設備出現故障,維修人員會在24小時內做出反應,48小時內到達現場進行維修服務。這以前是軍品的保修待遇,現在民品同樣享有。
此次將航天領域的自動跟蹤、穩定平臺,圖像處理,光電系統集成度等方面等核心技術推廣應用到船載系統領域,意義重大。隨著交流的加深,35所和中船工業集團在光電吊艙、無人機載荷等方面的合作也已經取得重要進展,為進一步開拓軍民結合市場奠定了良好基礎。未來,35所還將推動光電取證設備在環保監測、國防巡邏、森林防火,重點要害部位監控、大型運動會安全監控等領域的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