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來源:武漢鋼鐵(集團)公司 發布時間:2015-01-14
1月9日,2014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在北京舉行,武鋼一項短流程制造技術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運用該技術生產高性能鋼鐵產品,較傳統工藝能源消耗降低65% ,生產成本降低22%。
武鋼與武漢科技大學、鋼研總院等單位合作完成的“先進短流程高品質特殊鋼制造關鍵技術及其產業化”項目,成果基于薄板坯連鑄連軋流程研發高品質特殊鋼、超高強鋼和超薄規格熱軋板系列產品,低成本、低能耗、低排放地實現了鋼鐵產品的高性能化。
開發資源節約、環境友好的制造流程,研發低成本高性能的鋼鐵材料,是實現鋼鐵工業綠色轉型亟待解決的問題,也是鋼鐵行業走出寒冬的必然之舉。但目前的制造工藝流程與技術尚不能完全滿足需求,必須進行系統的技術創新。
武鋼開發多項關鍵裝備技術,自主集成了適于高品質特殊鋼、超高強鋼和超薄規格產品的專業化短流程產線,實現從液態鋼水到固態產品的一次成形,較傳統產線長度減少60%,能源消耗降低65% ,生產成本降低22%,維護成本降低61%,收得率提高1.8%??朔藗鹘y工藝流程長、能耗高、污染大的缺點,以鋼鐵生產關鍵技術的創新適應國家節能減排和產業發展戰略的需要。產品廣泛應用于汽車制造、交通運輸、機械制造、新興產業等領域,為國民經濟骨干行業發展提供不可或缺的支撐。
項目研發歷時十年,開辟低成本高性能鋼新的技術路線,提升了我國短流程產線的競爭力,并實現六大系列35個牌號特殊鋼和屈服強度700MPa級厚度1.2mm超高強鋼的產業化,填補國內外空白。通過“以熱代冷”、“以薄代厚”,大幅減少相關行業鋼材的使用量與各類廢棄物的排放,推動鋼鐵行業綠色轉型,促進我國鋼鐵及相關行業的結構調整與升級換代,經濟和社會效益顯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