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器工業武重集團鑄鍛公司進軍船舶制造業領域
兵器工業武重集團鑄鍛公司進軍船舶制造業領域

文章來源:中國兵器工業集團公司 發布時間:2014-12-09
日前,中國兵器工業集團武重集團鑄鍛公司為上海滬臨重工集團生產的首套船用汽缸體成功澆注完成。這是今年該公司繼風電鑄件研發后,開辟的又一新領域——船舶制造業。
船舶制造業是我國戰略新興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高端裝備制造業的重要方向,該公司從去年下半年就開始籌備船級社認證的相關事宜,目前已取得了挪威、韓國、德國船級認證,叩開了進軍船舶制造業的“敲門磚”。9月份,在與太重簽訂風電鑄件生產合同后,又與上海滬臨重工集團公司簽訂了首套汽缸體生產合同,至此,鑄鍛公司在重大型機床鑄件、冶金輔具類鑄件、風電鑄件、船用鑄件等四大板塊布局逐步落地。
該公司承制的船用汽缸體單件重39.6噸,4860mm×1820mm×2000mm(長×寬×高),材質為灰鐵HT250,從產品特征來看,鑄鍛公司在生產經驗方面具有很大優勢。船用汽缸體作為船舶發動機的重要部件,其質量直接關乎到終端產品的質量。對此,公司領導予以了極大的關注,第一時間召開專題研討會,成立專項小組,從生產、技術、管理服務等方面,做出具體安排,力保生產順利進行。
為了確保在首件產品的生產過程中少走“彎路”,市場開發處積極與上海滬臨重工集團進行溝通,獲得了用戶方在工藝圖紙、木模模型、工裝等多方面的大力支持,同時邀請滬臨重工造型和熔煉方面的技術工程師,到車間現場,與技術人員進行面對面交流和指導,從鐵水的成分控制到出鐵的合理溫差,從混砂的優選配比到型芯的準確定位,從澆注的時間控制到成品的清產打磨,每個環節,每道工序,都始終做到工藝有依據、責任有擔當、過程有監督。多重保障的生產組織方式不僅有效縮短了生產周期,同時直接節約生產成本幾十萬元。
目前,該鑄件已完成清鏟打磨工作,材質、機械性能等各方面檢測數據也均已達標,下一步已安排用戶專檢人員進廠進行終驗收。本次首套產品順利交付使用后,標志著鑄鍛公司將在船舶制造業上開始新的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