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石油長慶隴東油區六年再造百萬噸油田
中石油長慶隴東油區六年再造百萬噸油田

文章來源: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 發布時間:2015-01-06
截至2014年年底,中石油長慶隴東油區合水油田累計生產原油超過100萬噸。至此,這個油田歷盡6年艱辛,原油日產量從176噸上升到目前的3300噸,原油年產量從5.5萬噸到突破100萬噸。長慶隴東又誕生了一個百萬噸油田。
長慶油田在合水地區的石油勘探始于20世紀70年代,經歷“三上兩下”的坎坷歷史。合水油田主要發育三疊系延長組油層,屬于典型的致密油藏,“井井有油、井井不流”在這里表現得尤為突出。到2008年年底,合水油田達到180多口井規模時,年產原油卻僅為5.5萬噸,單井日產還不到1噸,很多靠自然能量生產的油井投產一年后日產量就降到0.3噸左右。
2009年,超低滲透油藏第一項目部從安塞油區轉戰合水油田,再次挺進固城川。這個項目部積極探索,深入分析油田現狀,強化成藏規律研究,加強老井復查力度,重新評價含油性。通過重新研究、重新認識,2009年5月,三疊系延長組獲得突破,由此揭開合水油田的神秘面紗。
超低滲透油藏“先天發育不良”的特質使油井投產后遞減速度加快。超低滲透油藏第一項目部堅持科技創新“不斷線”,積極試驗推廣水平井開發技術、超前注水技術等先進技術。
分段多簇壓裂技術、鉆井精確制導技術、找水堵水技術、井網優化技術等一系列技術突破,壓開了“磨刀石”一樣堅硬的巖層,打開了致密層的油流通道,攻克了致密油開發遇到的一道道難題。其中,板橋采油作業區的原油日產量從2013年5月初的500噸上升到2014年12月中旬的1507噸,相當于約600天建成一個千噸級作業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