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最大直徑單洞雙層盾構隧道建成通車
世界最大直徑單洞雙層盾構隧道建成通車

文章來源:中國鐵道建筑總公司 發布時間:2014-09-22
9月19日上午9點18分,由中國鐵建十四局集團承建、中國鐵建鐵四院設計的目前世界上最大直徑的單洞雙層公路隧道——瘦西湖隧道正式建成通車。
下穿國家5A級蜀崗—瘦西湖風景區核心區的揚州瘦西湖隧道全長3.6公里,設計為上下2層的雙向四車道,采用直徑達14.93米的超大斷面盾構機建設,是目前世界上最大跨度的單洞雙層公路隧道。從宋夾城古城遺址到瘦西湖西的行車時間,由過去的半個小時縮短為3分鐘,成為貫通揚州古城東西的一條“軸心線”,極大緩解了旅游風景區的交通壓力。
據該工程指揮長戴洪偉介紹,相當于五層樓高的超大直徑盾構機要穿越俗稱“老黏土”的全斷面硬塑黏土地層,顆粒小于0.5微米的土質占90%以上,這種地層遇水極易在刀盤上結成泥餅,造成泥漿管堵塞,如果停機時間過長,又極易造成坍塌,工程技術難度和風險世界罕見。
通過對氣泡艙沖刷系統的成功改造,該項目創造了全斷面黏土地層平均日掘進4環8米、最快日掘進6環12米的全新紀錄。德國盾構專家稱,“這是盾構機在同類不良地層掘進中創造的世界最高紀錄!”
據鐵四院介紹,由于采用單管雙層隧道,逃生救援系統和交通設施都需要在同一個管道內布置,這對隧道的逃生系統設置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據了解,瘦西湖隧道采用上下層相互疏散救援的方式來解決這一難題,在隧道內每隔80m設置一處上下層聯絡的疏散樓梯,并輔助安裝消防、通風排煙設備。確保災害條件下隧道內部司乘人員的安全。
自2011年8月開工以來,該項目以科技為先導,先后自主創新研發了22項新技術,攻克了泥水環流系統改造、超大直徑盾構機盾尾一次性調圓、在小半徑大曲率曲線上精準接收、刀盤吊耳自行設計制作吊裝等多項世界級技術難題。目前已申報國家專利10項,科研課題7項,國家級工法1項。現場生產的混凝土管片外形尺寸誤差控制在0.3毫米,同環內相鄰管片拼裝的縱縫錯臺控制在2毫米之內,達到國際先進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