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電建參建南水北調中線工程正式通水
中國電建參建南水北調中線工程正式通水

文章來源:中國電力建設集團有限公司 發布時間:2014-12-12
12月12日下午,隨著南水北調中線的“水龍頭”——陶岔渠首樞紐工程兩孔閘門的正式開啟,丹江水以每秒100立方的流量沖出丹江口水庫,流進南水北調中線主渠道,標志著備受矚目的南水北調中線一期工程正式通水。
作為中國水利水電建設的第一品牌,中國電建承建項目合同金額占南水北調中線一期合同總額的50%以上,為這一世紀工程通水做出重要貢獻。
據了解,清澈的丹江水從陶岔渠首出發,將沿豫西南一路北上,跨過沙河,穿過黃河,流過京廣鐵路西側,經過2000余座建筑物,自流1200多公里后抵達北京。一期工程主要向京津冀豫供水,計劃年均調水95億立方米,可向沿線19個大中城市及100多個縣(市)提供生活、工業用水,兼顧農業用水。
南水北調工程歷經50年考察論證,是目前世界上規模最大的跨流域調水工程,也是我國戰略性基礎設施項目,規劃東、中、西線干線與長江、淮河、黃河、海河構成“四橫三縱”的中國水資源版圖,其中,中線工程是最具代表性、影響最大的調水線路。
自2003年開工以來,中國電建先后有19家成員企業參與中線一期工程建設,承建工程項目180多個,合同額超過400億。承建項目包括“穿黃工程”、“沙河渡槽”、“陶岔渠首”等關鍵工程,施工內容涉及大壩、隧洞、渡槽、橋梁、暗涵、倒虹吸、pccp管道、渠道等。經過萬余名員工十余年的奮戰,中國電建各成員企業累計完成輸水線路總長度755公里,占南水北調中線一期干渠總長的52.72%。成功解決了“在軟土富水條件下建造地下隧洞”這一世界級難題,創造了世界第一的超深豎井施工技術,完成世界上綜合規模最大的渡槽工程,中線穿黃工程是人類歷史上最宏大的穿越大江大河的水利工程,是國內第一條穿越黃河的輸水隧洞,始發區域距離地面近50米的盾構始發技術及內襯施工技術等多種新工藝均達到世界領先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