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發集團組織船隊進入南極開發漁業取得重大突破
農發集團組織船隊進入南極開發漁業取得重大突破

文章來源:中國農業發展集團有限公司 發布時間:2015-03-24
日前,中國農業發展集團有限公司磷蝦生產船“龍達號”出發前往南極。“龍達號”是集捕撈、加工與一體的專業磷蝦生產船,它的出航標志著農發集團開發南極磷蝦資源戰略進入規模開發階段。
南大洋(南極海域)位于南緯48度至60度之間,面積7500萬平方公里,占全球海洋面積的四分之一。該海域蘊藏著極為豐富的海洋生物,其中以磷蝦資源量最大。據測算,在不破壞自然資源和生態平衡的前提下,可持續捕撈量為每年約1億噸,相當于全世界目前海洋捕撈總量。南極磷蝦在世界上最純凈的海域生長,富含DHA、EPA、Omega-3等陸地食物稀缺的重要營養成分,是人類優質的動物蛋白來源。
南極海域是世界公有的海域,南極磷蝦是全人類可共同開發的資源。開發南極磷蝦資源對我們國家發展戰略具有至關重要的意義。去年,一批專家向國務院提交了《關于加快南極磷蝦開發步伐維護我國極地資源應有權益的建議》的報告。建議國家盡快啟動極地海洋資源開發工作,制訂開發南極磷蝦資源的戰略規劃,打造以大型遠洋漁業龍頭企業為核心的南極磷蝦開發主力船隊,加大國家政策支持力度,使我國遠洋漁業再上一個新臺階。國務院領導作了重要批示,農業部、財政部、發改委等多個部委給予了高度重視,農業部提出了“再造一個遠洋漁業產業”的發展目標,出臺了扶持南極漁業開發的政策。
中國農業發展集團抓住南極磷蝦資源資源開發的機遇,積極行動,迅速完成了南極磷蝦開發和利用戰略規劃。為了提升裝備水平和專業化生產能力,集團下屬中水公司購買了大型拖網加工船,進行專業化改造,安裝磷蝦捕撈設備和磷蝦粉加工設備。經合理調度,統籌安排,僅用四個多月就順利完成了備航工作,順利出航,進入南極,開展海上漁業生產,拉開了我國規模開發南極漁業的序幕,必將成為南極資源開發的重要力量。
中農發集團目前在世界四大洋、三十多個國家和地區從事遠洋漁業開發,擁有各類捕撈船舶四百余條,是亞洲最大的捕撈船隊,年捕撈量四十多萬噸。南極磷蝦資源開發將使中農發集團遠洋漁業取得突破性的發展,實現遠洋漁業產業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同時對維護我國在極地資源開發中應有權益和長遠利益,拓展生存發展空間將發揮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