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來源:神華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發布時間:2015-03-31
在神華神東煤炭集團錦界煤礦智能控制指揮中心,工作人員只需坐在生產指揮中心里,鼠標輕輕一點,就能對遠在百米之下、萬米之外設備的狀況、煤機啟停、采煤工作面壓力值等一目了然。2013年12月,歷時兩年半建設的神華數字礦山錦界示范礦井正式上線運行,標志著神華煤礦自動化、信息化應用水平邁向了一個新高度。經過10個多月的運行,神東錦界煤礦正式進入“數字化時代”。
據錦界煤礦生產指揮中心調度員介紹,在數字礦山建設中,神華集團自主研發了綜合智能一體化軟件平臺,該平臺由高度集成共享的生產控制系統和生產執行系統兩部分組成。調度員薛濤正在生產控制系統前將采集好的數據制作成報表后導出。他說,以前每月做報表都需要人工輸入,現在公司總調度室每月直接把計劃錄入系統里,他們就可以導出,然后按照要求自動錄入,包括每班進尺、割煤刀數、產量。這樣一來,可以將原來兩三個小時的工作量壓縮到半小時。
數字礦山運行以來,薛濤最直觀的感受是,這個系統能夠有效提高調度指揮效率。薛濤介紹:“以前的管理系統都是各自獨立的,生產調度、‘一通三防’等都需要人員來操作,現在生產控制系統把全礦多個獨立系統整合在這一個平臺里,通過‘大數據’分析,在調度室就可以實現井下遠程操作。”
與生產控制系統相比,生產執行系統也是作為數字礦山建設中新開發的功能模塊,它主要是配合生產控制系統使用,通過生產控制系統采集所有數據,然后由生產執行系統對數據進行分析,為生產組織、經營決策提供數據支撐。
數字礦山運行以來,通過生產控制系統采集所有數據,然后由生產執行系統對數據進行綜合分析,從而最大化組織安全生產,提高作業人員工作效率,使整個生產執行過程真正實現了數字化和信息化。
與此同時,新增加的防爆電腦和煤機視頻監測將所有大數據在防爆電腦上實現集中顯示和遠程控制,通過視頻可以隨時監測設備運行情況,增加了數據采集的時效性,為安全生產提供可靠的數據支撐。
據該礦綜采一隊檢修班電工劉俊杰介紹,以前的移變、開關的運行數據必須要人到設備旁邊去看、去監測,現在把數據整合到防爆電腦上,通過電腦可以把綜采工作面的供電系統以及所有操作控制的設備集中顯示,同時實現對部分設備遠程控制。以三機控制為例,過去三機控制是通過華寧控制器由電工在現場操作,現在新增加了近控模式,控制臺電工可以根據設備運行情況進行啟停;同時,通過對調度室授權,實現了調度室遠程控制,井下控制臺實現無人值守。
在感受數字礦山建設為工作帶來方便快捷的同時,值得一提的是,綜采工作面應用地面遠程控制功能,實現了遠程自動化割煤。
據了解,數字礦山建設以來,通過首次研發建設了以萬兆以太環網為主干、3G無線通信及數據網全覆蓋的信息網絡,實現井下環境、設備與生產過程數據的全面、實時、自動采集和可靠傳輸。與此同時,井下主要生產環節及設備地面實現遠程智能控制,供電、通風、壓風、主運輸等固定崗位基本實現無人值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