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石油東方物探GeoEast軟件應用碩果滿枝
中國石油東方物探GeoEast軟件應用碩果滿枝

文章來源: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 發布時間:2015-07-28
7月下旬,中國石油東方物探發揮GeoEast軟件及一體化優勢成功中標玻利維亞物探資料處理項目。這是目前玻利維亞勘探市場最大的處理項目。
物探技術是油氣發現重要的技術手段,也是油氣勘探部署決策的重要依據。隨著東方物探海外業務的迅猛發展,國外公司宣布銷售給中國的軟件不得用于國際油氣勘探和開發。
為此,2003年,集團公司投入專項資金,研發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GeoEast地震數據處理解釋一體化軟件。2004年年底,經過技術攻關,GeoEast軟件研發成功,中國石油結束了沒有一流地震數據處理解釋一體化軟件的歷史。GeoEast軟件成為我國油氣勘探的核心技術,榮獲中國石油科技進步獎一等獎,被中國軟件行業協會評為十大創新軟件產品。
10年來,東方物探自主研發的GeoEast軟件不僅在國內廣泛應用,而且帶著“中國制造”的烙印走向海外市場,成為全球少數可為油氣勘探開發提供全面技術支撐的軟件系統之一。
GeoEast軟件在復雜區高陡構造、碳酸鹽巖、地層巖性油氣藏勘探領域得到廣泛應用,推動我國西部復雜山地勘探鉆探成功率大幅提高,圈閉精度誤差由5%降低到1%至2%;東部盆地小斷層斷距識別精度由10米提高到3米,有效地解決了復雜地質目標的油氣勘探技術難題,為大慶、長慶等油田增儲上產發揮了積極作用。在柴達木盆地,英雄嶺地區是地質家公認的勘探禁區。東方物探和青海油田共同攻關,采用寬方位高密度三維地震采集技術,應用GeoEast軟件獲得高質量勘探成果,實施鉆井42口,成功率達98%。在塔里木盆地庫車地區,東方物探和塔里木油田針對7000米深層復雜構造,將采集技術與GeoEast軟件的解釋處理技術相結合,鉆探成功率由35%提高到85%。
在海外,GeoEast軟件應用率達到100%。在土庫曼斯坦阿姆河氣田勘探應用中,東方物探將GeoEast軟件的解釋處理技術和采集技術并用,油氣發現成功率由36%提高到93%,為探明天然氣地質儲量提供了關鍵技術支撐,夯實了西氣東輸二線的資源基礎。在乍得Bongor盆地攻關中,利用GeoEast軟件的解釋處理技術預測時頻類地震屬性,取得了潛山勘探重大突破,開創了Bongor盆地新層系勘探新局面。
在推廣應用中,東方物探不斷完善和提升GeoEast軟件性能,相繼成功研發了疊前深度域成像軟件,在高陡構造成像等方面效果明顯;形成了多波處理軟件和疊前深度域速度建模軟件,為GeoEast軟件系統從單一功能到配套技術的形成打下了堅實基礎。隨著可控震源高效采集方式的推廣,GeoEast軟件系統在海量數據管理和處理能力不斷提升,可滿足日產數TB數據的現場處理和百TB數據的室內處理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