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來源: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 發布時間:2015-07-30
投產油井僅占計劃的一半,建成的生產能力卻達到全年計劃的100%。這是發生在長慶油田采油十廠的事。7月28日,長慶油田相關負責人說:“跟采油十廠一樣,少井多產打開了長慶油田提質增效的通道。”
有40多年開采歷史的長慶油田,面對致密油氣開采難度大、投入成本高、油氣田老系統維護費用大及低油價給企業帶來的巨大壓力,認真分析成本現狀,在提質增效工作中,提高單位成本的產能建設量,堅持優選富集區、優選井型和布井方式的原則,通過“打責任井、打高產井”,從根本上提高投資回報率。今年年初至今,長慶油田各采油采氣廠新投井單井產量普遍高于往年。
在陜北姬原地區,承擔我國首個億噸級大型致密油田開發的長慶采油六廠,堅持地質工藝一體化研究,做到“精細選井選層、精心方案討論、優選措施工藝、優化工藝參數”,對196口老油水井進行措施方案優化,實施措施92口井,累計增油2800多噸。2004年投產的胡40-2井,采用前置酸壓裂措施后,日增油6.97噸。在新井產能建設上,這個廠采取以變應變策略,通過不斷調整井位部署和優化井型,在產能建設總投資不變的情況下,建成生產能力由計劃的516噸提高到785噸。
隴東油區致密油藏的特點是“井井有油、井井不流”。肩負5000萬噸油氣當量穩產重任的長慶油田,采用“水平井+體積壓裂”技術,在慶城西233試驗區和合水莊183試驗區分別打了10口水平井。西233試驗區的10口井投產初期平均日產達到13.91噸,其中4口井實現自噴。合水地區的10口井投產初期單井平均日產13.99噸,單井最高日產達到15.09噸,是常規井的近10倍。
承擔華慶油田開發的采油十廠,堅持“地層分析不透不布井、油藏沒有搞清楚不打井”的原則,充分利用區域內已完鉆探評開發井,對老井資料一口一口分析、一個層位一個層位詳細對比,在侏羅系首次發現富縣油藏,成為隴東油區會戰以來的最大發現。目前,這個廠圍繞探井、評價井初步探明21個出油井點,在“有落空風險的井一口不布、有低產風險的井一口不打”的理念推動下,今年新投產井日均產量達到3.5噸,并打出了一口日產達到128.4噸的超百噸高產水平井。
油井提產效果明顯,氣井提產也不甘落后。承擔靖邊氣田開發的采氣一廠產建項目組,堅持“大井組布井、水平井鉆井”工藝,今年新投產井平均日產比上年同期提高20%以上。承擔蘇里格中部氣田開發的采氣四廠,通過對一口日產不足1萬立方米的氣井開采層位做進一步分析,認為這個氣層具有水平井開采價值,利用老井井筒在氣層開窗打水平段,并實施體積壓裂作業,日產量提高15倍。
在投資和井口數一定的情況下,單井產量的提高,打開了油田提質增效的通道。今年上半年,長慶油田成為中國石油為數不多的盈利單位之一,單井提產功不可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