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首條中低速磁懸浮道岔成功上線試車
我國首條中低速磁懸浮道岔成功上線試車

文章來源:中國鐵道建筑總公司 發布時間:2015-10-10
10月6日,長沙磁懸浮列車在磁浮工程瀏陽河以西段進行了上線試車。磁浮列車通過由中國鐵建重工集團研制的我國首條中低速磁懸浮道岔時運行平穩,無振動、噪聲等異常情況,得到了參與試車的業主及其他參建單位的一致好評。
長沙磁浮工程是我國第一條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中低速磁浮交通線,正線全長約18.5公里,均為高架線,設計時速100公里,全線包含磁浮道岔7組,全部由鐵建重工提供。
鐵建重工在磁浮道岔設計工程中充分應用了虛擬設計方法、優化設計、可靠性設計以及有限元分析等方法。優化設計方法確定了合理的道岔線型,在圖紙設計階段;虛擬樣機技術建立的道岔虛擬樣機模型,對極端氣候條件下道岔運轉過程中各聯接部件的受力情況進行分析,結合有限元分析方法,確保道岔梁具有很好的強度、剛度以及高可靠性。對零部件邊角倒圓并采用先進的噴鋁防腐涂裝工藝,保證道岔具有較高防腐性能。在加工制造方面充分發揮公司在盾構機鉚焊、機架過程中積累的經驗,針對磁浮道岔,制定了合理的焊接和機加工藝,采用先進的噴鋁涂裝防腐工藝,嚴格控制零部件質量。
磁浮列車是利用電磁力抵消地球引力,通過自動控制手段使車體與軌道之間保持一定的間隙(懸浮間隙約為1厘米),使列車懸浮在軌道上運行,消除了輪軌摩擦與沖擊,與普通輪軌列車相比,具有磨損小、噪聲低、振動小等特點。由于磁懸浮列車車體是“抱”在軌道上運行,和路基一體化,因此絕對不可能脫軌,安全系數高。長沙中低速磁懸浮設計是我國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新技術,也是目前城市軌道交通中最先進的技術。它具有環保、安全性高、爬坡能力強、轉彎半徑小、建設成本低等優點,適用于城市市區、近距離城市間和旅游景區的交通連接,可替代輕軌和地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