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在全球首次從自然界中發現金屬鈾
我國在全球首次從自然界中發現金屬鈾

文章來源:中國核工業集團公司 發布時間:2015-10-15
中核集團核工業北京地質研究院以李子穎研究員為首的科研團隊在世界上首次發現自然界中存在金屬鈾。近日,這項研究成果在國內最有影響的地學刊物《地質學報(英文版)》(雙月刊)2015年第5期上以封面文章的形式發表。這是我國基礎地質研究領域重大的原創性突破,為推進人類繼續探索研究鈾元素邁出了新的重要一步。
由于鈾的不穩定性和變價性,此前科學界通常認為,鈾在自然界中是以化合物狀態呈現。自1789年德國化學家發現鈾元素以來,人們在自然界中也未發現自然金屬鈾。但長期致力于鈾成礦理論及深部探測研究的李子穎研究團隊,以我國南方典型熱液鈾礦床中瀝青鈾礦為研究對象,采用光電子能譜方法,精細剖析天然鈾氧化物中元素組成及價態,在自然界中首次發現了零價態金屬鈾元素的存在。
李子穎指出,天然金屬鈾的發現為揭示熱液鈾成礦作用機理和控礦要素提供了關鍵性依據,具有重要的實際價值,而且對研究鈾的來源、地球熱的形成和地球演化均具有重要意義。
熱液型鈾礦床中鈾來自地球深部,由于地球內部的強還原環境,鈾在地球內部以金屬態或低價態形式存在。當成礦流體將鈾帶至近地表時,由于氧逸度不斷提高,其中大部分鈾與氧結合成四價或六價化合物,只有部分鈾仍然保持金屬態。“通過分析零價、四價和六價鈾在熱液鈾礦床礦石中所占的比例,可以反映礦石形成的深度,從而為鈾成礦深度的定量預測和找礦突破提供依據。自然界金屬鈾的發現,可以幫助中國對鈾資源勘探的突破,特別是深部找礦評價,中國鈾礦勘探的前景將會更大,研究地域也會擴寬。”李子穎說,“團隊下一步的主要工作是以這個發現為突破口,繼續開展成礦機理、成礦條件的研究,推動我國更多的鈾資源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