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首個海洋裝備用金屬材料及其應用國家實驗室落戶鞍鋼
我國首個海洋裝備用金屬材料及其應用國家實驗室落戶鞍鋼

文章來源:?鞍鋼集團公司 發布時間:2015-10-20
10月14日,國家科技部網站公布了批準建設的第三批企業國家重點實驗室名單,鞍鋼海洋裝備用金屬材料及其應用國家重點實驗室位列其中,這是我國首個在海洋裝備用金屬材料及其應用領域設立的國家重點實驗室,也是繼“釩鈦資源綜合利用”國家重點實驗室之后,鞍鋼集團擁有的又一個國家重點實驗室。
鞍鋼是海洋裝備用金屬材料領域的領軍企業,是國內最早進行海洋裝備用鋼開發、生產及船級社認證的鋼鐵企業。從供貨我國第一艘萬噸巨輪、第一座淺海采油平臺,到首座自升式海洋平臺,首條LEG液貨低溫船,第一艘遠洋破冰船,第一艘示范油輪,連續創造了多項全國第一的業績。歷經18次認證,鞍鋼已經成為國內認證級別最高、規格最全、品種最多、產量最高的船舶及海洋工程用金屬材料生產基地。同時,鞍鋼擁有世界35%以上,國內90%以上的鈦資源,目前是全國唯一從礦到海綿鈦到金屬鈦加工的全產業鏈企業,產品涵蓋板、帶、棒、管、絲、鍛件等,已成功開發出1200MPA級超厚高強耐蝕鈦合金材料。
鞍鋼現有的海洋用鋼實驗室為遼寧省重點實驗室,擁有實驗室十余個、實驗裝置/生產線4套/條,儀器設備740臺(套),先后承擔完成了國家“863”計劃“深海高壓油氣輸送用高強厚壁管線關鍵技術研究”等一系列重大基礎性科學研究項目、國家級重大科技攻關課題、國家科技支撐課題。2009年以來實驗室共獲得國家科技進步獎二等獎7項,省部級科技進步獎25項;編制國家、行業標準18項。業內專家認為,在海洋裝備用金屬材料及應用領域,鞍鋼立足于核心技術和關鍵產品的自主創新,已經具備了良好的國家重點實驗室建設基礎。
“海洋工程裝備技術的發展對于提高海洋資源開發能力,堅決維護國家海洋權益和建設‘海洋強國’具有十分重要的戰略意義。創建海洋裝備用金屬材料及應用國家重點實驗室,是鞍鋼集團履行央企社會責任、助推我國海洋裝備制造業國產化的重要舉措。”作為海洋裝備用金屬材料及其應用國家重點實驗室承建單位負責人,任子平深感責任重大。
據介紹,成為企業國家重點實驗室后,鞍鋼將依托自身在海洋裝備用金屬材料及應用領域形成多學科發展的綜合研究優勢,在國家和依托單位的支持下,以制約我國海洋工程裝備發展的關鍵材料、技術瓶頸為研究對象,開展高性能材料的應用基礎及共性技術研究,建立特殊性能檢測標準評價體系,形成開放式的海洋裝備用金屬材料研發、應用評價示范性平臺,為我國的海洋裝備制造業材料領域的技術進步提供基礎理論與應用實踐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