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海油渤海油田“三步走”再識渤海地下細貌
中國海油渤海油田“三步走”再識渤海地下細貌

文章來源:中國海洋石油總公司 發布時間:2015-11-25
11月22日,中國海油所屬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勘探部,渤海油田渤海東南部地震資料連片處理項目(下稱渤東南連片處理項目)已正式啟動,這是渤海油田繼遼東灣大連片之后的第二個大型地震資料連片處理項目,該項目刷新了此前遼東灣大連片作為“國內最大”的連片處理紀錄,為渤海油田實現全三維連片又邁出扎實一步。
渤海油田全三維連片工作是渤海油田深化油田再認識、推進渤海油田二次勘探和區域開發、有效支撐渤海油田中長期發展規劃落實的重要基礎。
“地球物理一直是油田勘探的大頭,過去的近三十年我們運用不同的地震采集技術,花費數億元資金,才有了現在的地震數據資料,雖然品質不一,但其資料價值不應被束之高閣,”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地質總師薛永安介紹說,“如何通過現有的數據處理解釋手段,將寶貴的地下資料重新利用起來,推動渤海油田地質油藏再認識,既是降本之舉,更是增效之措。”
更為重要的是,薛永安表示,對這些跨年代、品質迥異的地震資料重新處理、實現無縫拼接,既能增強甚至革新對渤海油田地下構造的整體認識,也能強化對油田油藏儲層細節處的精細把握,以此為基礎進行渤海油田地質的再認識、再研究,能更好助推渤海油田二次勘探和高效開發。
為此,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從2013年開始制訂并分步落實渤海全三維連片規劃,規劃分“三步走”,根據地質構造相似度和當下解釋處理能力,科學劃分了連片范圍,分別以遼東灣大連片、渤海東南部大連片和渤西渤中探區大連片為規劃區域,分步推進,逐個落實。
2013年12月,遼東灣大連片項目作為試點正式啟動,歷經15個月,2015年3月成功實現了29片地震資料、16800平方千米遼東灣探區的大連片處理。
隨后,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勘探部牽頭中海油服物探事業部相關項目組,開始了渤東南大連片的準備工作。
渤東南大連片處理區域以渤東探區和渤南探區為主,處理范圍所涉三級石油地質儲量和探明石油地質儲量可觀,共涉及31塊野外三維地震資料,拼接處理面積達17390平方千米,超過遼東灣大連片處理拼接面積,成為國內目前最大的大連片處理項目。
和遼東灣大連片一樣,項目人員除了繼續要面臨不同區塊間資料品質差異大、數據海量、拼接難度大、整體難以平衡等難題外,還將面臨采集觀測系統更加多樣,地質情況更復雜的難題。
在11月13日的項目啟動會上,經過前期數月的緊張準備后,綜合遼東灣項目成功的經驗和方法,渤東南大連片處理項目主要負責人分別就項目的挑戰、難點進行了逐個分析,并提出了相應的解決方案和措施,提出繼續堅持“化整為零、化零為整”的總體工作思路,通過三級監督、全面滲透把控項目進度和質量,并通過積極開展企校合作,逐個突破項目難題,實現技術創新。
據悉,渤東南大連片項目為期一年半,到2016年,將完成渤東、渤南探區的資料統一拼接和整體偏移以及最佳成像工作,提高大連片整體的成像品質,準確落實跨界構造,提高部分高陡產狀地層的成像。
屆時,在此基礎上,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還將繼續開展對渤海油田沉積、儲層構造認識等油氣綜合研究課題,從而真正推動渤海油田的再認識和再開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