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首套自主核電軟件包和一體化軟件集成平臺發布
我國首套自主核電軟件包和一體化軟件集成平臺發布

文章來源:中國核工業集團公司 發布時間:2015-12-21
近日,我國首套自主的核電軟件包和一體化軟件集成平臺(NESTOR)在京正式發布。這標志著我國已具備成套核電技術獨立出口的能力,與美、法等核電強國并駕齊驅,躋身世界第一陣營。
發布當日,中核集團與環境保護部核與輻射安全中心簽署了中核自主核電軟件NESTOR許可使用協議,由此,NESTOR軟件包已率先建立了外部用戶組,為用戶經驗反饋收集和軟件升級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發布會上,中核集團副總經理俞培根表示,華龍一號作為中國高端裝備的代表,不僅已在中國福建開工建設示范項目,而且已成功走出國門,成為繼高鐵之后又一新的國家名片。為了進一步深化核電技術自主化程度,落實核電“走出去”戰略,中核集團堅持自主創新,在“十二五”期間,除了“華龍一號”示范工程開工建設以外,自主的CF3燃料組件已在實堆考驗。NESTOR,可以稱作“華龍一號”是否具備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重要砝碼,能否獨立“走出去”的關鍵所在。
NESTOR軟件包近百余個,獲得軟件著作權64項,專利已受理17項,已授權5項,源代碼280萬行。本批發布的68個軟件,已成功應用于華龍一號的研發和工程設計,如:177堆芯、能動加非能動的安全系統、CF燃料組件、ZH-65型蒸發器等自主設備的性能分析和施工設計,具備了向海外成套技術轉讓的能力。
NESTOR是基于核工業60年的經驗積累,近百臺試驗臺架、數千項實驗工況數據,30年來近30個核電工程數據,并針對華龍一號三代核電的特征定制開發而成的我國首套自主的核電軟件包和一體化軟件集成平臺,涉及物理設計、屏蔽和源項設計、熱工水力、安全分析、燃料元件、系統與設備設計、核電廠運行支持,以及工程管理等多個專業領域。
據悉,核電軟件自主化,是核電大國向核電強國轉變的門檻,可為中國自主核電機型成套出口及技術轉讓提供有力支撐。NESTOR,作為成套的核電軟件產品,將有效地提高核電工程設計、建設、運行效率與質量,為下一代新堆型研發提供技術儲備,為實現數字化、定制化和智能化的核電站研發和設計技術革新奠定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