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海油“十二五”節能年增效益9.74億
中國海油“十二五”節能年增效益9.74億

文章來源:中國海洋石油總公司 發布時間:2015-12-21
中國海油日前宣布,“十二五”期間,中國海油累計節能189萬噸標準煤;同時,公司通過已投產的節能項目,每年增加經濟效益9.74億元!
節能已經成為中國海油降本增效利器。“十二五”期間,中國海油通過開展節能目標責任評價考核、實施節能技改項目、節能監測監督、節能標準化等工作,不但超額完成了國資委和發改委下達的各項節能任務,積極為生態文明建設發力,還通過這些節能實踐,為公司在低油價“嚴冬”下的降本增效工作提供新思路。
節能工作究竟如何增加經濟效益?根據中國海油已有的實踐,伴生氣綜合利用、余熱余壓回收利用、電力組網、能量系統優化等都是降本增效的良方。
從海洋石油開發的過程來看,海上油氣田生產與陸地煉油化工生產都有其特殊性,在生產中常有一些伴生氣、伴生油或揮發氣等,傳統節能更多考慮降低這些生產設備中運轉時的能源消耗,但是忽略了通過技術改造將原本浪費的能源進行經濟化利用,從而產生經濟效益。以有限公司深圳分公司流花油田FPSO放空伴生氣回收利用項目為例,該項目利用FPSO伴生氣作為蒸汽鍋爐燃料和發電機燃料,每年節能7650噸標準煤,并產生經濟效益2307萬元,項目總投資3632萬元,投資回收期1.57年。
這些節能項目在增效方面有一個共同特色就是投資少、見效快、效果好。據測算,中國海油在“十二五”期間實施的650個項目,共投入17.53億元,每年實現經濟效益9.74億元,平均投資回收期只需1.8年。
而單個節能項目所產生的經濟效益還只是節能工作推動企業降本增效的一個縮影。對于中國海油等石油企業來說,原油、成品油價格等外在市場條件難以控制,加工過程中的能耗管理就成為企業降本增效、提升競爭力的關鍵性因素。
以煉化公司惠州煉化分公司為例,該煉廠投產之初,2010年煉油綜合能耗為65.1千克標油/噸。近年來,通過采取能量系統優化、加熱爐改造、能源管控中心建設等措施,惠州煉化的能效水平逐步提升——2015年已降至58千克標油/噸(刨除汽油改質影響),以年加工1200萬噸計算,每年可節約燃料油8.4萬噸,每年節約的經濟效益更是高達2.1億元。
節能減排是實現我國經濟可持續發展的必然選擇,中國海油通過能耗管理與節能改造項目,為企業實現降本增效、提升競爭力發揮了重要作用。正如總公司質量健康安全環保部總經理宋立崧所言:“節能不僅是減少能耗,它在降本增效、增加經濟效益方面也大有可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