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西部首核廣西防城港核電1號機組具備商運條件
我國西部首核廣西防城港核電1號機組具備商運條件

文章來源:中國廣核集團有限公司 中國能源建設集團有限公司 發布時間:2016-01-04
2016年1月1日,廣西防城港核電有限公司(簡稱:防城港核電)在廣西南寧召開新聞發布會,宣布我國西部首座核電站——中廣核廣西防城港核電站1號機組完成所有調試工作,具備商業運營條件,開始進行上網電力的統計。
據介紹,后續,防城港核電還將根據相關要求辦理電力業務許可證等文件。通常情況下,相關手續完成后,上述時間將被認定為機組投入商業運營的時間。
防城港核電有關負責人表示,防城港核電站1號機組是我國“十三五”規劃實施后的首個具備商運條件的核電機組,每天發電量可達2400萬千瓦時,可滿足一座中等城市的電力需求。
作為我國西部第一座大型商用核電站,中國廣核集團防城港核電站規劃建設6臺百萬千瓦級壓水堆核電機組。其中,一期工程建設2臺單機容量為108萬千瓦的壓水堆核電機組,目前1號機組已具備商運條件,2號機組于2015年12月24日開始熱態功能試驗;二期工程作為我國華龍一號(HPR1000)示范機組,采用裝機容量為118萬千瓦的華龍一號技術,已于2015年12月24日正式開工建設。
據測算,防城港核電站一期工程投運后,可帶動全社會相關行業總產出增長約778億元。建成后每年可為北部灣經濟區提供150億千瓦時安全、清潔、經濟的電力。與同等規模的燃煤電站相比,每年可減少標煤消耗482萬噸,減少二氧化碳排放量約1186萬噸,減少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排放量約19萬噸,環保效益相當于新增了3.25萬公頃森林,對治理大氣污染、實現我國控制溫室氣體排放目標、保護生態環境發揮積極作用。
中國能源建設集團參與了防城港核電站一期工程常規島及BOP工程設計、建設工作,連續3年通過由挪威船級社和中廣核集團專家組成的國際標桿評審組評估,安全管理、質量管理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據防城港核電新聞發言人宮廣臣介紹,防城港核電站將助力廣西加快北部灣經濟區和“一帶一路”開放發展,構建面向東盟區域的國際通道,打造西南及中南地區開放發展新的戰略支點的建設。不僅對優化廣西經濟結構、保持廣西經濟平穩較快發展,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具有重要的現實與長遠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