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北斗項圈助力野生動物保護
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北斗項圈助力野生動物保護

文章來源: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 發布時間:2016-01-27
奔跑在茫茫青藏高原的藏羚羊,隱匿在郁郁崇山峻嶺的大熊貓,它們身在何地,從哪里來,又向何處去?要在一望無際的高原、連綿不絕的山嶺中找到這些珍稀野生動物的足跡,就如同大海撈針一般困難重重。
由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九院772所研制的北斗衛星定位項圈,讓相關人員再也不用為找動物而發愁了。
北斗衛星定位項圈,一個看似普通的純牛皮動物項圈,因為多了幾個特殊裝置而變得與眾不同。項圈上裝有天線、電池、北斗模塊和MCU板,使其具備了定位、導航和授時等功能。
北斗項圈第一次為大眾所知,是在2013年中央電視臺的“我們與藏羚羊”大型科考行動中。北斗項圈成功佩戴在藏羚羊頸部后,成功進行了數據反饋。
如今,為增加野生大熊貓數量,人工繁殖的大熊貓在經過野化訓練后,需要進行放歸。但大熊貓生活的環境較為惡劣,多為樹林密集、人跡罕至的山地。
為解決人工繁殖大熊貓野化放歸后的監管問題,之前我國一直采用國外的衛星定位項圈,但存在項圈定位精度較低、獲取數據不便、項圈重量過重等諸多問題。
為了讓國寶大熊貓帶上更舒適、精度更高的定位項圈,772所聯合中國林業科學院在四川省栗子坪自然保護處進行了實地考察及實驗。該所科研人員及動物專家根據大熊貓的活動習慣及生活環境,研制出了新一代北斗衛星定位項圈。
北斗項圈采用低功耗、全芯片方案,并創新性地采用了雙天線設計,大大提高了在密林環境下的定位成功率。這款升級版北斗項圈工作時間長達兩年,可遠程設置定位頻度,還可以設定定時脫落或者遠程控制脫落。
此外,相較于國外同類產品動輒重于2.5公斤的重量,北斗項圈不超過750克的重量能為大熊貓減負不少。據悉,這款北斗項圈將在今年3月投入使用,首批計劃是為放歸大熊貓佩戴5套。
除了已經成功應用的藏羚羊跟蹤和即將投入的大熊貓保護項目,該所研制生產的北斗衛星導航產品還將繼續推廣應用于更多的野生動物保護項目,并逐步擴展應用到生態畜牧、旅游探險、環境監測、信息采集、應急指揮等領域,以實現北斗產業的多元化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