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天科技集團科學探測衛星平臺“十三五”將在軌驗證
航天科技集團科學探測衛星平臺“十三五”將在軌驗證

文章來源: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 發布時間:2016-03-23
近日,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五院502所研制出多級復合控制平臺原理樣機,實現了衛星平臺指向精度和穩定度等指標的跨越式提升。這將極大提升我國未來科學探測和對地觀測衛星研制水平,科學探測衛星平臺有望在“十三五”期間取得在軌驗證。
人造衛星可分為科學探測衛星、技術試驗衛星和應用衛星三大類。科學探測衛星主要包括空間物理探測衛星、天文衛星、微重力科學實驗衛星等。它能突破地球大氣層對天體輻射的阻擋、對觀測分辨率及靈敏度的限制、地球遮擋,可實現全天候、全天區、全波段、高靈敏度、高分辨率的天基探測,已成為空間物理學、空間天文學、空間微重力科學等強有力的研究手段。
自20世紀60年代起,國際上已發射400多顆用于空間科學探測的航天器,對天體進行從射電到伽馬射線的全波段觀測,研究對象從太陽擴大到銀河系天體、河外天體直至早期宇宙。但科學探測衛星對衛星控制系統的性能指標要求往往是同時代各領域衛星中最高的,空間天文觀測衛星在“超精、超穩、超敏捷”等方面的需求又往往是科學探測衛星中最高的。
國務院已經于2010年批準了以重大科學發現為目標的空間科學戰略性先導專項。該專項明確了我國空間天文學未來15~20年的發展方向,對高能量分辨率和高空間分辨率的空間天文觀測技術和高精度對地觀測技術提出了明確需求。
長期以來,502所瞄準技術前沿,堅持通過自主創新推動空間控制領域的核心技術發展。目前,該所通過顛覆性創新設計,研制出多級復合控制平臺原理樣機,實現了衛星平臺指向精度和穩定度等指標的跨越式提升,將極大提升我國未來科學探測和對地觀測衛星研制水平。“這種提升相當于過去把探測載荷架在皮卡上,而現在升級為高級轎跑車了。”502所研發中心副主任湯亮形象比喻道。
未來,科學探測衛星平臺有望在“十三五”期間取得在軌驗證,并向國際最高水平進軍。“在航天強國的建設征程中,中國航天人應樹立更高的追求,關注空間科學這樣蘊含重大科學突破并與人類生存發展密切相關的前沿交叉科學領域。”湯亮認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