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發布  >  央企聯播 > 正文
        中國石油創新古老碳酸鹽巖理論技術探索古隆起

        文章來源: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  發布時間:2016-04-07

        截至3月28日,四川盆地安岳大氣田探明天然氣地質儲量6574億立方米。其中,龍王廟組氣藏探明地質儲量4403億立方米,累計產天然氣109.04億立方米。龍王廟組氣藏從發現到快速探明再到高效建成110億立方米產能,僅用了不到3年時間,相當于發現建成了一個年產千萬噸級的大油田,創造了中國大型整裝氣藏從發現到全面投產的最快速度紀錄,堪稱世界油氣勘探開發奇跡。安岳速度也為低油價下油氣田高效勘探開發樹立了新樣板。

        圖為龍王廟組氣藏試采凈化廠公用工程。龐帥 攝

        速度的背后,是長達半個多世紀的積累與沉淀。在一次次勘探實踐中,在夜以繼日的研究摸索中,中國石油創新并形成了獨具特色的古老碳酸鹽巖成藏理論及技術系列,成功指導我國最大單體海相碳酸鹽巖整裝氣藏——安岳氣田發現。至此,一個跨世紀的夢想終于得以實現。

        對此,俄羅斯科學院院士A·E·康托洛維奇評價說:“中國石油在四川盆地古老碳酸鹽巖油氣勘探的重大發現,是本世紀前15年世界石油天然氣地質學的最輝煌成就之一,必將彪炳史冊!”

        半個世紀的持續勘探與不斷創新,石油人不僅鑄就了中國石油勘探史上的不朽豐碑,也開啟了古老碳酸巖鹽勘探的新篇章……

        鍥而不舍 古隆起勘探曲折中前行

        沒有先進的設備,缺乏配套的技術,以傳統的“背斜控藏”理論作指導,上個世紀40年代開始,中國石油人“三上”威遠地表構造,終于在1964年成功發現我國首個海相整裝氣田——威遠氣田。之后,隨著勘探工作的不斷深入,幾億年前古地質圖的逐步完善,川中古隆起(亦稱樂山—龍女寺古隆起)成為重點研究對象。

        古隆起是地質歷史時期形成的隆起構造。正所謂“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油氣與人相似,也喜歡朝著高處運移聚集。基于“古隆起是油氣運移、聚集的最有利場所”這一經典地質理論,再加上古隆起的高部位已經成功發現了威遠氣田,人們對川中古隆起這個面積超過6萬平方公里的大型古隆起充滿期待。“古隆起上再找一個威遠氣田”成為幾代石油人的共同夢想。

        然而,追夢之路并非一帆風順。在威遠氣田發現后的40余年間,石油人幾上幾下,先后嘗試了21口探井,要么是水,要么是微氣,要么是氣水同出。這讓不少地質工作者心生彷徨:6億年間,古隆起經歷了無法想象的起伏變遷,古老生烴源巖是否因為太“老”了而失去了生成天然氣的能力?就算還有生氣能力,經過幾億年的滄海桑田,“氣龍”是否早已“溜走”?難道說,偌大的古隆起就只有“威遠”這么一個獨生子……

        質疑聲、迷茫感并沒有阻礙石油人繼續探索古隆起的決心與行動。進入21世紀,中國石油再次把古隆起天然氣勘探作為重大攻關課題,云集國內精英,發揮多學科聯合、多單位協同的綜合優勢,開始了新一輪的地質綜合研究。

        2006年,中國石油在古隆起上部署了3口風險探井。可惜的是,此輪探索并沒有讓石油人與大氣田相遇。2007年,以震旦—寒武系為目的層的寶龍1井,未鉆遇好儲層,產微氣;漢深1井,震旦系儲層發育,但保存條件差,有水產出;磨溪1井,其淺層長興組獲高產氣流而提前完鉆,該井與位于后來取得大突破的磨溪8井幾乎同井場,石油人與大氣藏擦肩而過。

        2009年,經過又一輪多家單位背靠背的平行攻關,中國石油最終把勘探目標鎖定在高石梯—磨溪構造,部署風險探井2口。屢敗屢戰,這一回石油人有預感,尋找了半個多世紀之久的大氣田就要現身了。2011年,部署在高石梯構造的高石1井與2012年部署在磨溪構造上磨溪8井在震旦系燈影組測試,雙雙獲日產超百萬立方米高產。

        此時,古隆起勘探再次面臨命運抉擇——經研究發現,磨溪8井寒武系龍王廟組鉆遇厚達35米的好儲層見到氣顯示,但由于缺乏成熟技術,借用威遠地區的測井解釋圖版進行解釋,結果要么為“水層”,要么為“氣水同層”。試氣?工作量和投資巨大,且把握不大。不試?強烈的預感又時刻在石油人心里回蕩。

        有時,一個偉大時刻的誕生除了需要深厚的業務學識底蘊,還需要非同尋常的魄力與勇氣。經過反復的科學論證,中國石油決策者們解放思想,一錘定音——“實踐出真知,在最有可能產水的地方試油!”

        艱難的抉擇迎來了更大突破。2012年9月,磨溪8井寒武系龍王廟組試氣獲得日產110萬立方米高產工業氣流,開辟了寒武系這一戰略領域,實現了川中古隆起勘探歷史性突破。追尋了半個多世紀的夢想終于得以實現!

        精雕細刻 新理論引領大發現

        油氣勘探,就是求證“有沒有,在哪里,怎么樣,有多少”的過程。油氣地質理論,是勘探進行求證的指南和行動依據。

        高石1井的突破給石油人提振了信心,巨大的壓力也相伴而生。

        圓夢古隆起,亟須地質理論的創新與成熟作支撐。而當時,四川盆地古老生烴源巖能否形成規模資源、古老碳酸鹽巖能否發育規模儲層、古隆起今構造低部位能否規模聚集形成特大油氣田、氣田的主控因素是什么等一系列重大基礎理論難題尚未有定論,亟待解決。

        為此,中國石油迅速啟動“四川盆地海相碳酸鹽巖大型古隆起大氣田成藏理論與高效勘探技術”重大專項研究,突出科研與生產、地質與工程、基礎與應用、研究與部署四個一體化,通過幾年產學研聯合攻關,在實踐—認識—再實踐—再認識的基礎上,針對核心問題重點攻關,取得了重大科學發現和理論創新,有效地指導安岳大氣田整體勘探、快速探明。

        對于古老生烴源巖能否形成規模資源的疑問,地質學家和勘探工作者們基于野外地質剖面,鉆井地質資料的深入研判、地層的劃分對比以及地震資料的反復解釋,結合上揚子地區晚元古代區域構造背景,提出了一個大膽假設:晚震旦世—早寒武世在高石梯—磨溪構造與威遠氣田之間可能發育存在一個南北向的巨型凹槽,發育巨厚的烴源巖。

        光靠想象不行,還得依靠事實來印證。石油人決定在預判的凹槽中心部署鉆探高17井,對這一“猜想”進行驗證。

        果然,鉆探發現該區燈影組三段、四段地層缺失,確實存在巨型凹槽。這個凹槽便是德陽—安岳臺內裂陷。該裂陷的發現打破了揚子克拉通盆地“鐵板一塊”古構造格局,改變了前人對四川盆地震旦紀—寒武紀構造穩定的傳統認識,發現了厚達400余米的優質烴源巖。通過對燈影組、龍王廟組天然氣資源的重新評估,資源總量達到5億立方米,是此前資源評價結果的10倍以上。其中,來自臺內裂陷的資源貢獻超過60%。資源中心的確定,進一步堅定了在古老地層找大氣田的信心,并為“甜點區”的勘探指明了方向。

        在臺內裂陷發現基礎上,石油地質科技人員通過深入細致分析研究,建立燈影組鑲邊臺緣、龍王廟組雙顆粒灘沉積新模式。

        該模式解釋了成儲機理,發現了燈影組、龍王廟組兩套大面積分布的優質儲層,從而突破揚子克拉通內主要為潮坪沉積、缺乏高能相帶規模儲層的傳統認識,發展了碳酸鹽儲層沉積學理論,大大拓展了勘探領域,一掃人們對古老碳酸鹽巖能否發育規模儲層的質疑。

        按照傳統經典理論,古隆起高部位是油氣勘探的有利部位。可此前近半個世紀,石油人在此屢屢碰壁。此時,幾個疑問不停地縈繞在石油人腦海:安岳地區所處的古隆起今構造低部位是否能形成特大氣田?如果能,氣藏的主控因素是什么,又是否具備整體勘探的地質條件……石油人大膽想象,謹慎論證。經過5輪集中攻關以及持續的科學研究,發現安岳地區緊鄰古裂陷生烴中心,為桐灣期碳酸鹽建隆與加里東期構造疊加而成的繼承性古隆起,發育震旦和寒武系兩套古丘灘體規模儲層,發育兩類大型構造—巖性地層古圈閉。而古裂陷、古丘灘體、古圈閉、古隆起的時空有效配置,正是控制安岳特大型氣田的形成與富集最關鍵要素。

        而這“四古”中,古裂陷是控制油氣成藏的核心,控制著生烴中心、丘灘體展布、源儲配置、側向遮擋;古丘灘體控制著規模優質儲層展布、古圈閉形成和油氣富集;巖性地層古圈閉決定著油氣成藏與保存條件;古隆起是控制油氣聚集與油氣藏演化的關鍵所在。以這“四古”要素為核心,中國石油創建了古老碳酸鹽巖“四古”成藏理論,有效指導安岳特大氣田戰略發現。

        這一系列地質勘探理論的重大突破,不僅揭秘了6億年桑滄巨變的特大型氣田的形成機理,還有效推動勘探由古隆起高部位向低部位、由構造氣藏向地層—巖性氣藏、由單一氣層向多氣層的轉變,帶動了川中古隆起的整體認識、整體部署、整體勘探,整體開發。

        百步穿楊 鉆入地宮擒氣龍

        俗話說,上天容易入地難。探知地下奧秘,深挖地下寶藏,必須借助技術“慧眼”。

        安岳特大氣田目的層時代古老、埋藏深度大、高溫高壓、儲層物性差、非均質性強。如何有效識別優質儲層、精細描述巖性圈閉、實現快速鉆探、提高氣層評價精度、提高儲層改造水平,是決定能否快速高效勘探與探明的關鍵。

        對此,中國石油不斷攻關不斷創新,形成了地震預測、快速鉆井、測井評價以及氣層改造4項配套技術,為安岳特大氣田高效勘探提供強力技術支撐。

        地震預測是油氣勘探的“眼睛”。針對深層地震成像精度低、儲層精細刻畫難等問題,中國石油攻關形成了提高分辨率等4項地震預測技術,儲層描述精度高達85%,較之前提高了15個百分點。

        鉆頭不到,油氣不冒。面對縱向上多壓力系統、巖石可鉆性差、鉆速慢等難點,中國石油攻關形成井深結構優化、高效PDC鉆頭優化、鉆井液優化等3項快速鉆井技術,鉆井周期由208天縮至100天,大大節約了時間與成本。

        測井評價是地層“密碼”的“破譯者”。針對燈影組、龍王廟組巖性復雜、儲層有效評價與流體判別精度低等技術瓶頸,中國石油攻關形成了特殊礦物定量識別、核磁共振孔隙結構評價、二維核磁流體識別、產能預測等4項測井評價技術,氣層解釋精度提高到92%,提高了26個百分點。

        在氣層改造方面,針對儲層非均質性強、吸酸性差異大、氣藏高溫高壓、機械分層難度大等難題,中國石油攻關形成了基于PVbt實驗優化排量和酸量、可降解暫堵球技術等2項氣層改造技術,單井用酸規模降低50%,酸化測試產量增長4倍至10倍。

        在不斷創新、不斷自我超越的過程中,中國石油在古老碳酸鹽巖勘探技術系列獲得社會各界的肯定。其中,獲國家發明專利11件、軟件著作權4件、技術秘密3項。

        在成熟的地質理論的指導下,在先進適用的技術助力下,四川盆地安岳特大氣田勘探開發收獲累累碩果。在勘探上,安岳氣田特大型氣藏群儲量規模基本控制,一個總體儲量規模超萬億立方米的大氣田胸有成竹。開發上,運用標準化設計、規模化采購、工廠化預制、模塊化組裝、數字化管理、標準化計價“六化”理念,僅用3年時間建成110億立方米產能,預計總體規模將超過150億立方米,為川渝地區的天然氣供應及綠色清潔發展再添新動力。

        作為我國地層最古老、熱演化程度最高、單體儲量規模最大的特大型氣田,安岳特大氣田在長達半個世紀勘探過程中的積淀及理論技術,極大地豐富了古老碳酸鹽巖地質理論,對于推動我國乃至世界克拉通盆地古老碳酸鹽巖的高效勘探具有重要意義。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打印

         

        關閉窗口

        中文字幕人妻在线视频不卡乱码| 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中文字幕| 中文字幕丰满乱子无码视频| 免费A级毛片无码A∨中文字幕下载| 日韩人妻无码一区二区三区综合部| 国产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级| 日韩区欧美区中文字幕| 国产亚洲精品a在线无码| 惠民福利中文字幕人妻无码乱精品| 久久亚洲AV成人无码国产| 最近中文字幕2019高清免费 | 成年免费a级毛片免费看无码| 久久e热在这里只有国产中文精品99| 波多野结衣AV无码| 97无码人妻福利免费公开在线视频 | 无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一| 中文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亚洲精品AⅤ无码精品 | 熟妇无码乱子成人精品| 狠狠综合久久综合中文88 | 亚洲高清无码综合性爱视频| 西西午夜无码大胆啪啪国模| 久久e热在这里只有国产中文精品99| 亚洲色偷拍区另类无码专区 | 久久久精品人妻无码专区不卡| 亚洲AV无码专区电影在线观看 | 久久精品aⅴ无码中文字字幕重口| 精品久久久久久无码中文字幕| 亚洲av日韩av无码| 在线中文字幕精品第5页| 欧美人妻aⅴ中文字幕| 亚洲午夜福利精品无码| 日韩精品无码免费视频| 99久久国产热无码精品免费久久久久| 夜夜添无码试看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AV无码精品色午夜果冻不卡 | 亚洲JIZZJIZZ中国少妇中文| 99精品久久久久中文字幕| 中文字幕Av一区乱码| 狠狠躁天天躁无码中文字幕| 亚洲国产a∨无码中文777| 欧美激情中文字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