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電投發布2015年企業社會責任報告
國家電投發布2015年企業社會責任報告

文章來源:國家電力投資集團公司 發布時間:2016-06-27
6月26日,國家電力投資集團公司在京對外發布《國家電投2015社會社會責任報告》(以下簡稱《報告》)。該《報告》是國家電投組建后發布的第一份社會責任報告。《報告》以引領核電發展,奉獻綠色能源為主題,從致力清潔發展、鑄造中國品牌、珍惜地球資源、建設平安央企、增進員工福祉、共享價值創造六個方面系統披露了2015年國家電投在經濟、社會和環境方面的履責實踐和成效,全面展現了作為集核電、常規電、煤炭、鋁業、現代物流業于一體的綜合性能源集團在履行責任,推動企業可持續發展方面的突出成績。
在經濟績效方面,國家電投在改革重組的同時,保證了經濟效益穩步增長,超額完成國資委年度和任期考核目標,取得了改革發展新成績。全年完成發電量3807.87億千瓦時,實現利潤139.57億元,歸屬于母公司凈利潤18.19億元,經濟增加值28.32億元,創歷史最好水平。到2015年底,資產總額7738億元,裝機容量1.07億千瓦,清潔能源比重超過40%。資產和業務分布在全國31個省區市及馬耳他、緬甸、日本等36個國家和地區,開始形成以清潔能源為主導的國際化綜合能源集團。
在社會績效方面,國家電投模范履行企業公民的責任和義務,積極回饋社會。2015年,供熱設備的可用系數達到100%,全年供熱量1.44億吉焦,確保了電力供應和民生服務。常態化開展公益捐贈、“映山紅”愛心助學、愛心志愿服務社區活動,2015年,為社會救災和公益事業捐贈616萬元;服務社區20余萬人次;13年累計捐建希望小學12所,捐建愛心書屋38個,資助學生8042人。持續開展定點扶貧,2015年,向河南商城縣、四川美姑縣、陜西延川縣、青海貴南縣4個扶貧點投入民生建設資金2579.8萬元,制定“十三五”精準扶貧規劃。籌資1.1億元,圓滿完成無電區建設任務,解決了青海1市4縣(玉樹市、囊謙縣、雜多縣、治多縣、稱多縣)、新疆兩區(和田、阿克蘇)、西藏林芝察隅縣近18萬人的生產、生活用電問題。
在環境績效方面,國家電投以奉獻綠色能源,為子孫留下碧水藍天為使命,努力在發展的同時關注生態環境保護。發展清潔能源。2015年,國家電投把投資重點放在核電、新能源板塊,加快推進新能源建設,當年新能源總裝機規模達到1483萬千瓦,新能源、水電、核電等清潔能源裝機比重超過40%,保持業內第一。煤電產業確保全過程綠色生產,努力降低能耗和排放。“十二五”期間,累計投入節能改造資金近50億元,供電煤耗從2011年每千瓦時321.77克下降到307.5克,累計下降了14.27克;所有火電機組達到國家新的《火電廠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并對15 臺機組進行超低排放改造,改造后污染物排放指標遠低于燃機排放標準。水電產業嚴格執行環評要求,注重保護生態環境和生物多樣性。加強魚類增殖放流站建設和珍稀特有魚類人工繁殖與放流工作,保護珍稀古樹名木,僅沅水流域水電站每年放流各類魚種200萬余尾,設置人工魚巢2萬余個。煤炭和鋁土礦產業加強土地復墾及廠區綠化,改善礦區周邊自然環境。就連清潔能源光伏發電產業也在積極探索光伏電站與荒漠化治理和土地綜合利用方面的科學研究,創新發展青海龍羊峽水光互補項目、江蘇建湖漁光互補項目、江西樂平農(林)光互補項目。其中龍羊峽水光互補項目不僅沒有造成當地環境的破壞和草場的退化,反而降低了地表風蝕和蒸發量,使得塔拉灘草原植被得到恢復,草原生產力有所提高。而建湖漁光互補、樂平農(林)光互補項目,不僅為當地提供了綠色能源,并且一地多用促進當地漁、農(林)業增收,提升土地綜合利用效率。
“十三五”期間,國家電投將認真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十八屆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牢固樹立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發展理念,主動適應、把握和引領經濟新常態,以提高發展質量和效益為中心,統籌國內國際兩個市場,在發展中調整,在調整中發展,努力實現“彎道超車”,在發展方式上成為創新驅動、清潔低碳的標桿,在經營效益上達到同業領先水平,在體制機制上走在市場化改革前列,形成鮮明的差異化優勢,堅定不移做強做優做大,努力建設成為行業領先的創新型、國際化綜合能源集團和現代國有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