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電建海綿城市科技應用引來國家級調研組現場觀摩
中國電建海綿城市科技應用引來國家級調研組現場觀摩

文章來源:中國電力建設集團有限公司 發布時間:2016-07-12
7月6日,由5名院士、多名專家組成的城市洪澇防治調研組一行來到中國電建集團承建的青島中德生態園,就日前中國電建在山東省率先實施的海綿城市排水降噪瀝青路面(簡稱:OGFC路面)科技應用實踐情況進行現場調研。
在中德生態園9號線現場,調研組聽取了中德生態園管委會、電建路橋公司青島項目相關負責人的情況介紹,對中國電建率先在山東省將當前先進的科研成果應用于實踐的做法和成績表示肯定。在綜合調研完成后,調研組就OGFC路面在實踐中的實施提出中肯詳盡的建議,同時指出,OGFC路面對當前國家海綿城市建設具有減少水霧眩光、降低噪音、防水漂、提高潮濕路面抗滑性等多種綜合優點,希望中國電建科研及施工單位不斷完善該技術在實際應用的施工管理,形成完備的施工、維護方案,為當前海綿城市建設、抑制城市內澇發揮更大的作用。
作為工程建設科技自主研發能力、應用能力位列國內前列的大型建筑企業,2016年6月21日,中國電建在青島中德生態園項目9號線路上率先將OGFC路面先進技術應用于工程實體建設,作為山東省內首個在市政道路上成功應用該技術的案例,9號線的建設工程充分貫徹了國家海綿城市“滲、滯、蓄、凈、用、排”六字方針,該道路分別采用了下凹式綠地、缺口式路沿石、透水鋪裝、集水模塊、滲管、滲井、溢流池、溢流井、棄流池、OGFC(排水降噪)路面等十大基礎措施,確保雨水能在該條道路上得到充分循環利用。通過上述技術措施的應用,據測算,年徑流總量控制率將達到80%,大大減少地表徑流,從而從根本上杜絕城市內澇和城區看海的現象,同時減少綠化養護對城市用水的依賴;減輕下游河道雨洪壓力;降低車輛通行生產的噪音污染。
中國工程院院士、南京水利科學研究院院長張建云,中國工程院院士、河海大學副校長、教授王超,中國工程院院士、深圳市規劃和國土資源委員會副主任郭仁忠,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水利水電科學研究院副院長胡春宏,瑞典皇家工程院院士、同濟大學副校長、教授吳志強,南京水利科學研究院副所長王銀堂,中國工程院二局局長高中琪,中國工程院土木、水利與建筑工程學部辦公室主任邢慧嫻,南京水利科學研究院博士、教授級高工賀瑞敏,南京水利科學研究院博士、高工胡慶芳,同濟大學博士姬凌云、姚雪艷、馬春慶等眾多國家級專家及學者參與此次觀摩調研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