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來源: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 發布時間:2016-07-20
日前,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所屬天津航天長征火箭制造有限公司圓滿完成用于首飛的長征五號運載火箭一級氫箱、一級箱間段和一級氧箱的數字化總裝對接工作。
此次對接是天津火箭公司自主研制的數字化總裝對接裝備首次應用于產品正式總裝,標志著該公司攻克了大型運載火箭數字化總裝對接技術,實現了運載火箭部段總裝對接從“手動模式”向“數字化模式”的跨越。
目前,國內現役運載火箭的大部段總裝對接工作仍在沿用傳統的“目視人喊手工推”的操作方式,即通過人眼來判斷大部段在對接中所需要的調整量,由“喊號手”統一發號令,多人同步調整架車手輪實現大部段上下、前后、左右、偏擺、俯仰及滾動六個自由度的對接。
長征五號系列火箭芯級直徑由現役火箭的3.35米增加到5米,最大燃料貯箱長度由現役火箭的10米增大到20米,質量重達5噸。直徑和質量的增大直接導致火箭裝配難度的增加。直徑增加使得產品高度增加,通過目測方法難以準確判斷調整量;多人操作使得人為差異較大,實現同步非常困難;質量增加導致手動調整環節強度增加。
當前,國外航空航天領域正在大力發展數字化總裝對接技術。它是針對對接裝配工藝進行研究而形成的新技術,集成了計算機、軟件、數字化、激光跟蹤測量、自動化控制等多項高新技術。美國、俄羅斯和歐洲的火箭裝配已經實現工程應用。在國內,沈飛、成飛、西飛等幾大飛機制造廠的柔性數字化裝配系統也正在建設過程中。
鑒于此,天津火箭公司提出研制大部段總裝數字化對接裝備,夯實火箭裝配基礎工藝,縮短與國外先進宇航公司的技術差距,提升我國運載火箭制造的現代化水平和精細化水平。
在裝備研制過程中,天津火箭公司始終堅持創新驅動的戰略,立足于先進技術和關鍵設備的研發,注重技術成果的轉化和應用。截至目前,針對數字化總裝對接項目公司與上海交通大學共申請發明專利17項、實用新型專利6項,其中8項發明專利和6項實用新型專利已獲得授權,9項發明專利進入實審階段。
數字化總裝對接技術的成功應用是我國航天領域大部段對接裝配由“手動模式”轉向“自動模式”的里程碑。它最大程度地減少專用裝配、定位、檢驗等工具的使用,減少人工操作過程,全面提升運載火箭總裝過程中的測量精度、定位精度和對接精度,提升火箭總裝效率和自動化水平,為提升火箭產品裝配質量,為重型運載火箭技術積累奠定堅實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