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海油伊拉克公司“勇闖”地雷陣保權益
中海油伊拉克公司“勇闖”地雷陣保權益

文章來源:中國海洋石油總公司 發布時間:2016-08-09
正值盛夏,伊拉克白天的最高溫度已達到47攝氏度,“熱情的沙漠”讓人實在有點招架不住。
然而,對中國海油所屬中海油伊拉克有限公司(下稱伊拉克公司)的員工來說,比酷熱更具挑戰的是散落在油田周邊的地雷和UXO(未爆炸戰爭遺留物)。
伊拉克公司米桑油田所在地為30多年前兩伊戰爭的主戰場。據伊拉克政府官方資料顯示,目前米桑省境內分布有20個雷區,其中約75%位于油田區域,而AbuGhiab油田的雷帶分布最為密集,這也是世界上地雷污染最嚴重、排雷難度最大的地區之一。
米桑油田是海油進軍海外后第一個作為“主承包商”角色的區塊,這就意味著一切困難都要海油這個“總管”自己破解。對習慣在海上“擒油龍”的海油來說,熟諳“水性”是自己的強項,但在陸地油田排雷尚屬首次。但是,伊拉克公司員工清楚,每耽擱一天損失的可是真金白銀。
排雷壓倒一切。確立這一任務后,伊拉克公司開始多方協調資源。“那段時間,幾乎每天都是各種協商、碰面會,政府、軍方、當地部落首領都要見。”伊拉克公司HSE經理彭英偉說。同時,伊拉克公司HSE部人員更是走進危險區域,獲取第一手資料。
在綜合分析雷區分布特點和當地環境等各種因素后,伊拉克公司制訂了詳細的排雷計劃。
2012年3月,伊拉克公司工作基地開工建設前,伊拉克軍方派出人員來執行掃雷任務,并起獲了部分UXO,隨后,伊拉克軍方又到了油田區域,直接進行排雷作業。地雷及UXO不僅分布廣,而且具有隱蔽性,有的深埋地里,有的落在井筒和井口旁,有的甚至被卡在廢棄的油氣裝置中,給排雷造成極大困難。
借助國際石油公司通用的做法,伊拉克公司也聘請了商業排雷公司進行機械和人工作業。據測算,在目前的技術條件下,雖然機械排雷速度快,但只有約80%的清除保證率,而人工排雷速度雖然慢,但清除保證率能達到99.6%,因此,為最大限度保障后續施工安全,伊拉克公司的清雷以“人工為主、機械為輔、機械清雷后還要進行一次人工清雷”的方式進行。
從2011年底開始正式排雷至今,伊拉克公司總計完成超過6500萬平方米的清雷作業面積,為油田后續道路、井場、管線及其他工程建設掃清了安全障礙。
除了掃除“門前雷”,伊拉克公司還加強了對雷區周邊居民的宣傳,向當地居民發放安全提示彩頁,得到當地居民和政府相關部門的高度贊揚。
在前期排雷和同雷區周邊居民交往的基礎上,伊拉克公司還通過向國際石油公司學習、研究國際排雷準則(IMAS)相關技術指導要求以及與伊拉克環境部排雷委員會(DMA)充分溝通和合作,為自己量身打造了一套安保和排雷管理規定。
從雷區里采油,安全是效益的絕對前提,伊拉克公司的良好安全作業實踐助力其進入了中國海油海外高效益區塊第一陣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