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海油第六批援藏干部履職 續寫雪域高原情
中海油第六批援藏干部履職 續寫雪域高原情

文章來源:中國海洋石油總公司 發布時間:2016-08-15
中國海油援建的尼瑪鎮三村小康示范新村讓牧民住上了明亮寬敞的新房子
8月13日早晨6點,中國海油第五批援藏干部、尼瑪縣委副書記劉永安早早出門,昨夜一個晚上沒有睡著的他在尼瑪縣主要街道溜達一圈,感覺還有很多事情沒有做完。他和另一名援藏干部王暉就要離開尼瑪了,再次目睹“藏北明珠”一天比一天好的城市建設,他們的心里才好受了些。
8月11日夜里10點,經過整整14個小時車程的顛簸,總公司黨組成員、副總經理武廣齊帶領援藏考察團抵達尼瑪縣,送第六批援藏干部上任履職,接第五批援藏干部歸隊回家。路上,武廣齊對同行的那曲地區行署副專員張軍說:“永遠忘不了第一次到尼瑪縣時牧民騎馬出來迎接我們的真摯情感。中國海油始終把尼瑪縣的發展當做自己的事業來經營,因為我們明白,援藏工作不僅是促進西藏經濟跨越發展的關鍵,也是國家確保西藏長治久安、增強民族團結的基礎。”
中國海油所屬單位、員工和社會企業向尼瑪縣圖書館、縣完全小學和農牧民群眾捐贈了價值30萬元的圖書、文具和物資。到達尼瑪縣的第二天,武廣齊一行把部分物資親手交到了縣完全小學學生代表手中。在之后的援藏干部換屆座談會上,中國海油的援藏工作和第五批援藏干部王暉、劉永安得到了那曲地區地委、行署和尼瑪縣委、縣政府的高度評價。縣委書記徐建列舉的一組數據令人振奮:2015年全縣國民生產總值達5.57億元,是2001年9201萬元的6倍;財政收入達1508萬元,是2001年400萬元的近4倍;農牧民人均收入達8400多元,是2001年1981元的4倍多。
2002年,根據黨中央和國務院的部署,包括中國海油在內的17家中央企業集中對西藏進行援助,中國海油的援助對象是地處那曲地區西北部、平均海拔4800米以上的尼瑪縣。當時,尼瑪縣基礎設施落后,農牧民人均收入還不到2000元,不用說牧區,就是尼瑪縣城也沒有一條像樣的街道,縣城400戶居民有三分之一用不上電,也沒有自來水。
總公司黨組深刻認識到了援藏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將尼瑪縣的事業當成自己的事業經營,以“解困、扶本、造血,建立長效機制”的工作思路指導援藏工作,提高尼瑪縣自我積累、自我發展的能力和引領經濟發展的“內動力”。
公司專門成立了扶貧援藏工作領導小組和對口扶貧援藏辦公室,制訂援藏工作計劃,加強援藏專項資金預算管理,確保援藏資金及時到位。公司每年召開扶貧援藏工作會,及時總結成績、汲取經驗、明確思路、部署任務,指導和促進援藏工作有序開展。公司堅持援藏項目審計制度,加強資金監管使用,發現問題,及時整改,確保運營合法合規。
在援藏工作中,中國海油將長期在對外合作和生產經營實踐中總結形成的項目管理制度應用于援藏建設,堅持派出項目組,以“交鑰匙”方式實施援藏工程,安全、質量、進度、成本“四大控制”到位。14年來,投入援藏資金2.8億多元,實施各類項目111個,極大地改善了尼瑪縣農牧民生產生活條件,提高了基礎設施水平,為尼瑪縣經濟社會各項事業發展注入了強大的發展后勁。
援藏干部換屆座談會結束后,援藏考察團成員和那曲地區、尼瑪縣領導來到中國海油援藏項目現場,看到去年年底竣工投用的文育路商品房,旦巴縣長說:“目前底商出租費占到了財政收入的16%左右,這‘血’造得好呀!”
不忘初心,援藏前行。中國海油第六批援藏干部王文波、張喆表示,一定不辜負各級組織的信任,繼承和發揚中國海油歷屆援藏干部的優良品質和作風,不辱使命,為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作出新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