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油田千萬噸高原油氣田“十三五”建成
青海油田千萬噸高原油氣田“十三五”建成

文章來源: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 發布時間:2016-08-29
青海油田采氣一廠共產黨員徐正祥工作室成立5年來,獲得5項國家專利,取得16項技術成果,每年直接為氣田降本增效2500萬元,其中,‘許氏直角節流器’發明專利每年可為氣田節省成本500余萬元。
青海油田位于人跡罕至的柴達木盆地,是國內海拔最高的油氣田,自然環境惡劣,生活條件艱苦。8月24日,青海油田召開第二次黨代會,確定了在“十三五”建成千萬噸高原油氣田的時間表。
青海油田用辯證法思維指導油田各項工作,勘探獲得大突破,先后發現昆北、英東、扎哈泉、東坪四個億噸級油氣田,油氣三級地質儲量實現“七連增”,新增探明油氣地質儲量達到前52年總和的70%,年生產油氣當量連續5年超過700萬噸。
科技引領攻堅克難。以黨員為骨干的柴達木盆地重大科技專項一期、二期課題,開展攻關研究和新技術推廣758項,攻克了制約油田勘探開發的瓶頸技術,促進了生產結構調整,“十二五”期間科技增效26.58億元。
創先爭優,攻關立項,為油田發展注入活力。阿爾金山前和獅子溝深層是青海油田油氣勘探的“重頭戲”,勘探事業部黨總支以支部為單元,項目長為“統領”,先后開展20多項課題研究,攻克了柴達木盆地英雄嶺構造世界級勘探難題,發現了英西油田,落實億噸級儲量。
多年來,青海油田各級黨組織開展創先爭優活動以“接地氣”為目標,以解難題、見實效、創效益為成果。每年年初,油田黨委從二級單位黨委選送的項目中,優選出50個課題給予重點幫扶指導,并從中選出10個效果佳、效益好的黨員攻關立項項目。
據統計,青海油田8年前第一次黨代會以來,青海油田各級黨委共開展黨員立項攻關600多個項目,直接為油田產生經濟效益超過2億元。
面對油價“寒冬”,青海油田高舉“石油精神”大旗,打好增產增效進攻仗。在勘探開發上以四個“一體化”為龍頭,提升業務盈利能力。英西地區連續發現3口千噸井,單井最高日產達1108噸,創柴達木盆地單井日產最高紀錄。油田原油日產保持在6700噸高位運行,達到歷史新高。充分發揮天然氣成本效益優勢, 夏季天然氣產銷實現由促銷向保供的歷史性轉變。生產經營抵御住了油價“寒冬”,經濟效益持續向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