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來源: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 發布時間:2016-10-17
10月12日18時40分,隨著現場指揮發出“停泵”指令,壓裂車的轟鳴聲戛然而止,頁巖氣井威遠H204-11平臺3號井水平段分段體積壓裂施工正式結束。這標志著由中國石油勘探開發研究院(簡稱勘探院)自主研發的可溶橋塞在頁巖氣儲層壓裂作業中首戰告捷。
隨著油氣勘探開發對象逐漸向低滲透、低品位資源轉變,水平井分段壓裂技術成為儲層改造、有效提高單井產量的重要手段。作為分段壓裂的重要工具之一,橋塞應用日益廣泛。目前,常規橋塞包括可鉆式橋塞、大通徑橋塞等。可鉆式橋塞在壓裂結束后下鉆具磨銑過程易造成井下事故,且作業施工成本高,同時碎屑和作業泥漿易污染儲層。
勘探院歷經3年攻關,從上千種原材料中篩選出幾十種基礎材料,設計完成800余個配方,經過百余批次的整機試驗,成功研發出具有完全知識產權的壓裂專用工具——可溶橋塞。
可溶橋塞主體采用輕質高強可溶合金材料,強度高,耐壓70兆帕,遇水可溶,溶解時間可控。“壓裂施工結束后,可溶橋塞在高溫高壓環境下與井筒內液體發生化學反應,溶解后隨返排液排出井筒。這種工具的發明是對傳統橋塞壓裂工具的徹底顛覆。”可溶橋塞課題組組長陳琳介紹說。
此前,可溶橋塞已先后在吐哈油田、大慶油田等9口油井的壓裂作業中成功應用。此次與川慶鉆探頁巖氣項目經理部合作,是可溶橋塞首次“試水”頁巖氣儲層。這次應用開創了可溶橋塞頁巖氣儲層成功壓裂的先河,填補了國際空白。
“可溶橋塞與進口復合橋塞成本基本持平,但傳統橋塞后續處理過程工期長、作業費用高,可溶橋塞的使用可以大幅降低壓裂作業的后期施工費用。”川慶鉆探頁巖氣項目經理部負責人表示,可溶橋塞能將中途坐封的可能性降至最低,即使遇卡,也可以通過快速處理技術溶化橋塞,降低大修風險。